樂圖
唐時,西域和其他域外傳入的樂舞象旋風席卷中原大地。上自皇帝百官,下至工商黎民,莫不深受感染。“胡風”所至,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詩人也為之傾倒。白居易曾惟妙惟肖地吟詠:
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
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蓬舞。
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
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
其時,京城最富異域風情的文化活動,是在葡萄園中舉行樂舞盛宴。每當夏秋之交,葡萄正熟,皇帝親自率領一班清要文臣,在葡萄架下大陳宴席,邊飲美酒,邊聽宮樂,邊看《胡旋》《胡騰》等西域歌舞,吟詩作對,瀟灑風流,直至天瞑方休。當年張騫出使西域,把葡萄的種子帶到了漢朝,雖說他看到那里“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但他并沒有帶回葡萄酒的釀造方法。直到唐太宗時,引進西域葡萄酒釀造工藝,“京中始識其味”。葡萄的故事,譜寫了一曲又曲中外文化交融的樂章。
其實,上述故事的真正“原版”,是另一款貴金屬紀念幣,即1997年發行的中國絲綢之路金銀紀念幣(第3組)中的22克銀幣“宴樂圖”。 你看,畫面上,一位絲綢之路上的經商者從遠道而來,手中牽著滿載絲綢的駱駝。風塵甫定,主人便已躬身相迎。葡萄園中,熱情好客的當地居民,按照民族風俗,以葡萄美酒和弦樂歌舞,來表達自己的真誠心意…
中國絲綢之路金銀紀念幣第3組宴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