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錢幣報道>>錢幣要聞>>錢幣資訊>>正文
         
        臺灣鑄造的光緒銀毫(葉真銘)
        發布日期:10-08-13 08:20:1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葉真銘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8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臺灣是中國最早自鑄使用銀幣的地區之一。明代中期以來,中國市場貨幣流通領域基本形成了白銀(銀兩)與銅錢并行交易的格局,大數用銀,小數用錢。明末清初,隨著中外貿易的日益頻繁,大量外國銀元流入中國,首先在南方沿海的廣東、福建和臺灣等地流通。受這些外國銀元流通的影響,從清朝道光年間開始臺灣曾多次自鑄銀元(餅)充作軍餉使用,較著名的有壽星銀餅、花籃銀餅和劍稱銀餅等。晚清時期,臺灣省還采用機器鑄造了“光緒元寶”銀毫輔幣投入市場流通使用。

            臺灣鑄造“光緒元寶”銀毫輔幣始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據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光緒十三年臺灣財政至是稍平,而銘傳乃得展而矣。……凡百新政,次第舉行,又以外幣紛入,制錢自亡,鄉曲細兵,每以小錢之故,攘臂相爭,怒起械斗,殺人罷市,屢見疊聞,有司雖歲時示禁,數月而馳。圜法之亂,莫此為甚。乃議籌自鑄,飭通商局辦之。十六年(1890)向德國購入機器,設官銀局于臺北,以候補知府督辦。先鑄副(輔)幣,面畫龍文,重七分二厘,歲鑄數十萬圓,南北各通用焉。”從上述記載可知,光緒十六年為緩解市場流通銅錢短缺、滿足商業交易的需要,臺灣省購置機器鑄造了“光緒元寶”輔幣投入市場流通。

            臺灣鑄造的“光緒元寶”銀幣均為銀毫輔幣,根據其面文不同可分為兩種版別:一是“臺灣制造”光緒元寶;二是“臺省制造”光緒元寶。有學者推測認為,“臺灣制造”鑄造在前,“臺省制造”后鑄。因無確鑿史料印證,尚難確定。

            臺灣制造“光緒元寶”銀毫有三種面值:1、半毫(庫平三分六厘),成色75%,直徑15毫米,重量1.4-1.42克。2、一毫(庫平七分二厘),成色75%,直徑18毫米,重量2.6—2.7克。3、二毫(庫平一錢四分四厘),直徑23毫米。重量5.2-5.3克。二毫幣稍多,其正面珠圈內書“光緒元寶”四字,對讀;上緣自右至左署“臺灣制造”,下緣署“庫平一錢四分四厘”,左右兩側各飾有四瓣花星。背面中央為蟠龍圖案,上緣英文TAI-WAN  PROVINCE(臺灣省),下緣英文1  MACE AND 4.4 CAND AREENS  (一錢四分四厘),左右兩側各飾有四瓣花星。(圖一、二)半毫、一毫者幣文與二毫幣基本相同,僅面值不同而已。

        圖一:臺灣制造71.2(正)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臺灣鑄造的光緒銀毫(葉
        以錢幣的名義對話深圳
        特別推薦
        ·建國六十周年大銅章閃亮登場
        ·Hermes秋冬新推兩款奢華腕表
        ·邵長年、單建生視察深圳零售中心
        ·世博會大銅章(長方形)閃亮登場
        ·香港三家發鈔行將發行2010版港幣新鈔票系列
        ·齊白石《牽牛花》 三平方尺估價約為30萬元
        ·劍走偏鋒也可獲利 新手入門不妨從名家小品起
        ·哥倫比亞祖母綠 最優質的發光寶石
        ·競價從120萬飆到1000萬 神秘買家買走春秋玉
        ·精粹:葛祖康談樣幣、樣章
        經典美圖
        孟瑤寫真熱
        世界杯激情
        吉賽爾邦辰
        獸獸靚麗寫
        解碼都市美
        姚晨從村姑
        赤雪薄紗內
        好萊塢小野
        林心如時尚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