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溫情記憶(高達) |
發(fā)布日期:10-07-28 08:19:29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高達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7月下旬,如需轉(zhuǎn)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zhuǎn)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用黃銅材質(zhì)表現(xiàn)“上海世博會”大主題,質(zhì)如金,色如金,2010年上海灘激情之夏,也在這尺幅方寸永遠定格,凝固為永遠的金色記憶。 過去對大銅章的印象,一直是“斗轉(zhuǎn)星移”,是“歲月流逝”,是“滄海桑田”的經(jīng)典再現(xiàn),它的美,是凝重的,敦厚的,沉毅的,同時也是粗獷的,簡約的。這種幾乎固定為模式的印象,在“上海世博會”面前,被徹底顛覆。擺在面前的“上海世博會”大銅章,熱情而奔放,明亮而歡快,給人以通透而純凈的感覺。而我們在這枚大銅章的背后,讀到更多的,是女性那種恬淡而細膩而真實的溫情。 “上海世博會”大銅章的溫情,體現(xiàn)在大銅章正面圖案舞動的紅綢上。它的背景,是以“東方明珠”為代表的上海建筑群。其前景,是熱情歡迎四方來賓的世博會吉祥物――海寶。嚴格地說,這種畫面處理,并無新意,在錢幣,在證章,在郵票,在磁卡,在諸多收藏品中,十分多見。但設計者在常規(guī)的畫面中,添以象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紅綢為重要元素,這使得原本平淡的畫面,突然變得豐富而多彩。 大銅章上紅綢,在設計者筆下,可以想象為涌動的海潮,藍如明鏡的遠天之下,涌動的海潮,是一種激情,是一種仁愛,是一種博大,也是一種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現(xiàn)代化大都市上海,立于東方,立于海潮之上,以其仁愛,以其博大,以其寬容,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八方賓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它在展示自己形象的同時,也把2010上海世博會的理念,如海潮一樣,源源不斷向外傳達。“上海世博會”大銅章的紅綢處理,奔放而熱烈,從另一個側(cè)面,也表達出大上海對辦好這屆“經(jīng)濟、科技與文化界的奧林匹克盛會”的信心。 從女性的視角,大銅章上的紅綢,也可以想象為中國戲劇中的水袖。水袖是演員在舞臺上延伸戲劇人物情緒的特技,或甩,或撣,或撥,或勾,或挑,或抖,或打,或揚,或撐,或沖,運用水袖的細長,運用水袖的多變,表現(xiàn)出戲劇人物的有形的形態(tài)和無形的心態(tài)。“上海世博會”大銅章上的紅綢,相對要大出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