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貳角券(冬日雪狼) |
發布日期:12-05-04 08:13: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冬日雪狼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2年5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眾所周知,中國人民銀行在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開始在全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而新人民幣與舊人民幣的兌換比率為壹圓新幣兌換壹萬圓舊幣。與此同時,在券種上新幣中出現了輔幣,即壹分券、貳分券、伍分券、壹角券、貳角券和伍角券。今天在這里就著重說一下第二套人民幣中“鮮為人知”的貳角券。 由于第一套人民幣版別眾多,各地區之間所流通的紙鈔圖樣也不盡相同、印刷質量和鈔票紙張質量及防偽功能也相對滯后。與此同時,退居臺灣的國民黨政府和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擾亂新中國經濟秩序,大量空投和走私假人民幣入境,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失。故此,早在建國初期,為了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進行幣制改革。一九五零年八月,中國人民銀行通知印鈔企業停止生產第一套人民幣的同時,指示北京人民印刷廠(現北京印鈔有限公司)準備設計并制作第二套人民幣。 事實上我們今天所看到最終發行流通的人民幣都是經過設計師和美術專家以及雕刻師多次修改的最終成品。我們知道,一九五三年版貳角券尺寸為120×55毫米,正面主要圖景為火車,主色為黑色、綠色和淺紫粉色;背面主要圖景為國徽和“中國人民銀行貳角“的漢、蒙、維、藏四種文字,主色為黑色、淺土黃、淺綠色。于一九七一年十一月開始銀行只收不付。 在第二套人民幣貳角券最初的設計中盡管大體上與現在所看到的第二套人民幣貳角券相同,但細微的地方還是有著明顯的差異。先看看最初原版設計票樣與流通票的正面圖景的對比。 圖中,上面為發行流通的第二套人民幣貳角券,下面為最初原版設計票樣券。相比之下我們會發現很多不同。 最初設計稿中,文字方向均與第一套人民幣類似,從右向左讀。包括行名、面額漢字、年號等,均與現在所見到的實票不同。 其次,在最初原版設計票樣券中,均有阿拉伯面額數字“20”(分)字樣。但在實際發行的流通票中,均取消了阿拉伯數字面額。 再次,正面主景中的火車細節與現在所見的實票也有明顯差異。 初版設計票中火車頭上有毛主席像,且在火車頭下部有斧頭鐮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