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售量區段。其中大規格為大于等于1公斤的幣種,中規格為小于1公斤大于等于5盎司的幣種,小規格為小于5盎司的幣種。在對宗教題材板塊內細分板塊的分析中,將使用2013年大盤紀念幣的BH值作為比較基準。為使比較效果更加直觀,將2013年大盤紀念幣的BH值設定為“1”,當其它細分小板塊的比較值大于“1”時,說明投資價值優于2013年大盤紀念幣的平均值(以下簡稱平均值),數值越大,投資價值越高;當其它細分小板塊的比較值小于“1”時,說明投資價值劣于平均值,數值越小,投資價值越低。為使讀者更直觀地觀察這37個細分小板塊的投資價值差異,在圖11中,將不同板塊按BH值的大小從高到低依次排列。
如圖11所示,雖然宗教題材板塊總體上具有投資價值的優勢,但其內部結構是不平衡的,其中有9個細分小板塊的投資價值劣于平均值,占37個細分小板塊的24.32%。在37個細分小板板塊中,投資價值最優的是“實鑄實售量小于100枚的金幣”板塊,它高出平均值4.26倍;其它排位前三名的依次是“中等規格銀幣”和“實鑄實售量小于5000枚銀幣”板塊。投資價值表現最差的后三位依次是“實鑄實售量大于5萬枚金幣”、“鉑幣”和“風景名勝”板塊,低于平均值44.40%至24.13%。另外,從圖11中也可以看到“銀幣”板塊的投資價值優于“金幣”板塊,中等規格金銀幣優于大規格和小規格金銀幣。
四、宗教題材紀念幣主要特點
1、項目幣種繁多:我國從1993年開始發行宗教題材紀念幣至2014年,已經有22年的歷史,項目總數已達23個,幣種總數111枚。在這其中涉及各種不同的貴金屬材質、重量規格和技術特征,已經形成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系列,成為中國現代貴金屬幣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收藏投資者關注的目標之一。
2、發行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從1993年開始發行宗教題材紀念幣以來,從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段考察,發行總規模正在不斷擴大。特別是進入2010年以來的4年時間,發行總量已經超過前17年市場供應總量的7.67%(統計至2013年底),成為發行規模增長最快的板塊之一。
3、投資價值差異較大:由于深受廣大收藏投資者喜愛和關注,從總體上看,在投資價值方面宗教題材紀念幣具有明顯優勢,值得繼續關注。與此同時,在這個板塊內的投資價值結構是不均衡的,甚至在細分小板塊內的投資價值差異性很大,對此也值得關注。
4、對于進行“題材收藏“來說需要進一步細分;在我國目前的收藏投資群體中,有不少人群比較注重專門題材或板塊的收藏投資。按2013年底市場價計算,全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