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千年通貨之流脈,展絕世風范金銀鋌(俞喜平) |
發布日期:08-11-03 17:25:23 作者:俞喜平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給了我們穿越時空窺見古代經貿活動的望遠鏡。萬萬人地流通使用,金銀鋌對早期形成的商品市場中發生的金融、經貿活動方式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在攜帶便利,流通便捷,價值貴重諸方面,無疑增進了華夏種群的民族認同。
“富貴”是物質,文明見精神。金銀鋌的“富貴”現身,乃是茹古涵今蘊育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精神,因而在金銀的語境內顯得異樣的精純。因應歷史,篤信中華文明,在金銀幣文化的創新上讓歷史永存;在揚棄中,追求獨特,張揚個性,匡然獨出,讓這段寶貴的貨殖文化宣諸世界,像琥珀、像化石那樣留下生命的痕跡而不喧嘩入土。 “巫山唱罷行云過,猶自微塵舞畫梁”。金銀鋌的首發成為現代貴金屬收藏又一幕新劇的序曲,繞梁余音為以后銜尾而來量身定制的系列福慶金銀鋌贏得了完美的開局。它用錢幣藝術的語言化解著“假如一個民族對自我的存在缺乏探求、缺乏自省,傳統中好的東西就會消失”的憂慮和審慎。 中國金幣人正如探知初春馨香的布谷鳥,用自己的方式聲請呼喚智慧的耕耘、固有文化的回歸。現代錢幣文化的探索之路才剛剛開始,今后的道路仍很漫長,心愿中國金幣總公司做這一領域永遠的探索者,不斷地創作不斷地否定,鏤云開月鐫刻金銀大時代的風云,向世人證明中國的亙古文明。 在全球股市滿盤清潔“綠色環保”之時,潮漲潮落的資金轉投黃金及其衍生品種,更大地提升了黃金的金融屬性,成為投資避險的不凍港灣。更因中長期價值突出,其超越黃金的金屬屬性的價值本身就已清晰地指代出大資本運作的階段性方向。正因為如此,金銀鋌的發行順應時勢,亦不啻為民生理財的不二之選;其穩定的貴金屬屬性,為謀求個性化資產長期穩定,投資收藏比肩而行,保值增值水到渠成。 50克100克福壽雙全金鋌共同背面
|
上一篇:金幣總公司現代金鋌高價拍出(中國證券報) |
下一篇:受年底禮品提振 牛年銀條小幅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