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迎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60周年慶典之際,中國人民銀行于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歷經2年多的時間完成了紀念鈔的設計研發與印制工作。紀念鈔的發行,將鈔券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在一起,彰顯著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及航天科技發展的輝煌成就。中國航天之夢,通過紀念鈔這種普通大眾熟悉的方式呈現并傳達著。
藝術創新
航天紀念鈔設計,首次采用正面橫版、背面豎版的設計方式,結合主題創意,更能凸現中國航天事業逐節攀升的意境,很好地展示出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表現了中國自古以來探索天空的理想和精神。
創意初期,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協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航天科技集團企業文化部就紀念鈔的設計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和研究。為取得第一手設計資料和創意素材,研發工作團隊和設計師們先后參觀了中華航天博物館、航天城宇航員訓練中心及中航五院衛星展覽館。
創新設計,需要設計師們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提煉創意元素。在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技術總監邵國偉的全程指導下,藝術創新工作穩步有序地開展著。在確定基礎構圖布局后,設計師們通過抽象元素或寫實圖案的表現手法展現出航天題材特有的空間感及科技感。通過明確設計材料需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航天科技產品和具有代表性的圖案的設計原則后,研發工作團隊逐一考證與確認使用的主景與元素資料。就連還未完成的中國空間站“天宮”設計效果,也必須經過反復核實、以最新的設計效果資料為參考,力求設計元素的完整與準確。如此嚴謹的過程,奠定了紀念鈔使用的東方紅一號衛星、探月嫦娥一號以及即將完成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噴氣式客機、馮如2號雙翼螺旋槳飛機、飛禽海東青等設計要素的重要細節基礎。
在選擇正背面設計要素的分布上,設計師們進一步梳理了創意要點,明確紀念鈔正面突出航天成果,背面展示發展歷史。為了加強正背面設計的聯系,除了統一設計風格與表現手法之外,紀念鈔正背面共同使用了探月嫦娥一號和風箏設計元素,增加設計的趣味感。
在此期間,公司還有幸邀請到多位著名藝術學院、博物館教授和專家對航天紀念鈔設計圖初稿作指導和點評。
技術融合
中國航天紀念鈔設計開發工作,先后驗證了多項防偽技術與工藝技術。通過嚴格的篩選與驗證,確定了水印、白水印、動感光變開窗安全線、凹印對印圖案、光彩光變圖案、雕刻凹印、橫豎雙號碼(接線號碼)等多項公眾防偽技術。為了展示我國自主研發的SD凹印對印技術,紀念鈔也采用了多項凹印對印設計。
![](http://www.cbpm.cn/resource/830/846/863/1950/6832/897523/f1437628667057_5.gif)
![](http://www.cbpm.cn/resource/830/846/863/1950/6832/897523/f1437628667057_6.gif)
中國航天紀念鈔即將發行,我們期待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紀念鈔上藝術與技術融合的特殊魅力。他在經歷復雜的開發過程之后,成為承載著獨特文化的設計藝術作品,擁有藝術感染力。作為特殊的藝術品,在嚴格的控制與監管下嚴謹地提取藝術符號進行再創作,融入科技,守正出奇。流通性,廣泛性確保了尋常百姓都能擁有這樣一件藝術品的真跡。而中國印鈔造幣公司先進的防偽技術,印制工藝,使她更具有可信度和欣賞性。
來源: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作者: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