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結束的2015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期間,中國金幣云商線上銷售平臺正式發布,中國金幣官方網上商城正式試運行。種種跡象表明,“觸網”轉型已經成為發展大勢。
“觸網”轉型使得金銀幣交易模式更加多元化,以往貴金屬幣的銷售只走特許經銷商體系,這是一種無形的“壟斷”,不利于相關信息的快速傳播及消費者信息的反饋,但網上商城等可以讓貴金屬紀念幣直接面對市場,對發售規則是一種完善。同時,筆者認為這是對傳統交易體制的改變。如擴大銀行的銷售量,減少特許經銷商的配額等。由于貴金屬紀念幣在發售時某些中間環節的制約,使得大多數普通民眾和收藏愛好者無法按照貴金屬紀念幣的初始發行價買到心儀的紀念幣,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貴金屬紀念幣收藏群體的擴大。
現階段,我們已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在探求與互聯網產生關系的可能性,金銀幣行業也不例外。當下,中國金幣開通了網絡銷售平臺,各地經銷商也逐漸將推廣重點移至線上,甚至開通了專屬的線上銷售渠道。
但筆者認為,“互聯網+”提供的不單純是一種技術和一個渠道,還是一種全新的管理和營銷思維。首先,真正體現“用戶至上”理念,無論從產品、銷售、售后服務還是信息推介,均要真正做到以用戶為中心。這一點中國人民銀行已有體現:題材更加親民化,如賀歲題材、吉祥題材等,明顯受到收藏投資者的歡迎;部分金銀紀念幣品種的規格也趨向小型化,用意顯然是在商業禮品需求大幅萎縮后,達到快速擴大收藏投資者人群的目的;還有金銀幣裝幀上的創新等,種種改變意在切實符合廣大客戶的需求。
其次,跨界整合相關聯業態。金銀幣領域的文化屬性較高,其愛好者往往會同時喜歡字畫、瓷器等藝術品;鑒于其投資屬性,消費者或有其他投資選擇。因此針對客戶需求進行跨界整合無疑不錯的措施。如今年發行的“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幣”,將大家書畫藝術與紀念幣文化結合,廣受好評,便是很好的印證。
第三,注重客戶體驗。在互聯網時代,提升消費體驗是營銷致勝的關鍵。具體到貴金屬紀念幣領域,文化體驗、投資回饋體驗及紀念價值體驗等,讓客戶切實感受到金銀幣對其的“用處”。提升體驗感重要的一點便是和客戶及時、有效的溝通,將傳統的“信息單向傳遞”轉變為“雙向傳遞”,與客戶互動起來,使其自愿成為整個營銷過程的一部分。
隨著“互聯網+”思維的滲入,現在各經銷商要由傳統的“金幣產品銷售商”向“金幣文化服務商”轉型。就目前而言,這種轉型尚缺大量的精準數據進行支撐,因為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會被貼上“標簽”,意味著每個人不同的興趣愛好及需求,只要捕捉到和金幣“對路”的標簽,便精準找到了消費者;只要更全面迎合了客戶身上盡可能多的標簽,便和客戶互動起來了。因此,打造精準化的數據庫是當務之急,也是中國金幣行業“觸網”轉型的關鍵發力點。(供稿:北京人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車丹華)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