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11月5日電(焦洋)11月5日,“一普曬家底”黑龍江省博物館藏錢幣展在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行。
黑龍江省博物館是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黑龍江歷史文物、動、植物標本與藝術作品的科研中心。收藏范圍包括自然標本、歷史文物、藝術品、古籍善本、俄文老檔、外文資料等幾大類,從時間上分古代和近現代。黑龍江省博物館現收藏藏品總計已超過62萬件,占全省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錢幣既是商品交換的手段,更是研究當時各個時期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原始材料。館藏的錢幣從商代到建國后的都有,其中北宋的“靖康通寶”、元代的“揚州元寶”、金代的“承安寶貨”、“任應和五十兩鋌”則屬于國寶級珍貴硬幣。而“民國黑龍江官銀分號”、“民國哈爾濱總商會臨時存幣五角幣”、“民國干省民國銀行壹串文幣”則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政權所屬部門專門印制和發行的,只在東北地區流通使用。另外,黑龍江省博物館還藏有世界上票幅最大的紙幣“大明寶鈔”和最小的紙幣“浙江地方銀行一分幣”、清光緒大清銀行兌換券壹文幣”,可為民俗的研究提供大量的珍貴史料。
為響應國家號召,遵照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的要求,加強館藏文物管理和保護力度,黑龍江省博物館聘請了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周衛榮、貨幣專家楊君以及遼寧金融博物館錢幣專家劉磊,對館藏的6700余套(件)國內、外錢幣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鑒定。本次共展出展品錢幣類藏品129件,同時的出版《黑龍江省博物館藏錢幣精選》也于展覽期間同步推出。
據悉,黑龍江省博物館還將陸續舉辦“一普曬家底系列成果展”,不斷地豐富黑龍江省博物館歷史陳列展覽內容。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