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青紅”話春秋——小議中國京劇臉譜金銀紀念幣(第3組) |
自1790年徽班為乾隆皇帝80歲祝壽進京時算起,京劇落戶北京已有了200多年的歷史。我們今天將京劇納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希望現代的中國在古老和嶄新之間尋找到新的契合點,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通過欣賞具有傳奇色彩、歷史風韻的傳統文化來認知這個世界。傳統文化的發展吸引著也維系著社會的發展,傳承與發展是緣于對千古中華文明的敬意和生于斯長于斯的自豪,更直接關系到世界文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民族認同。文化是推動歷史也是推動當今社會發展的永恒動力,中國豐富的“文化DNA”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吸引力引領著世界的關注。
那么,在五彩斑斕的京劇臉譜圖案上我們又能看到些什么?臉譜鮮明的色彩特點,除了讓人民獲得生活的美感,它以重重的油彩色塊和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語言,成為近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中國京劇臉譜金銀紀念幣(第3組)奉獻給大眾的精美圖案,這一金銀幣形式的視覺享受和新穎呈現顯示出京劇這一門傳統藝術在人民大眾心中的力量,以及它自身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戲曲臉譜創作的美學原則是“離形得似”、“遺貌取神”。這枚5盎司的關羽金幣由于彩印在金幣上的特殊工藝處理效果,主色赤紅的臉膛顏色轉為鐵紅色,文學作品中“面如重棗”的藝術描寫因金銀幣的表現手法而更顯沉穩深厚;關羽義字當先,忠肝義膽,仁勇無敵,故臉譜構成以黑紅二色指示其個性所在,性格化表現更為鮮明而突出;為使關羽臉譜形象更趨飽滿,貫穿關羽一生的復雜性格得以細致地刻畫,金幣設計者注意到臉譜的開臉勾繪,憑借光線的介入和變換增添了主體形象的美感,更能形成一種舞臺上的幻覺,以彰顯關羽神武雄烈之威;金幣上關羽鳳眼圓睜蠶眉倒豎,光彩耀目煞是壯觀。
進而再賞1盎司的張飛銀幣。有一定京劇常識的人都知道,臉譜主要是用于刻畫凈行藝術人物的,所謂花臉是也。手法無非是抹、揉、勾,像前面提到的關羽形象就屬于揉紅臉。勾出眉窩、眼窩和嘴窩,色彩和紋路都極其復雜工細,用此法勾勒的絕大數都是武角色。色塊勾臉,除了色彩濃麗外,在實用時還涂油,在舞臺燈光的映射下,顯得角色神采奕奕,意在烘托演出效果。作為性格內在的指代,內容與形式的結合達至統一,彩色銀幣將這一特點發揮得恰到好處,極佳發揮了臉譜程式應有的表象象征功能,準確地將張飛性如烈火、嫉惡如仇的品性渲染得痛快淋漓大快人心。銀幣上“張飛”勾十字門臉,京劇定型為“黑十字門蝴蝶臉”,臉譜呈大環眉、窄眼窩,鼻窩和眉子都勾油黑,眉下畫三個紅深點,上凸下凹的鼻窩與彎曲的眼窩相對,髯口下微微顯露的唇線和蝶形嘴形相合,顯得圖像飽滿充實。主色黑,配色為白、紅,表現出張飛的大勇,猛烈中兼帶有三分狡黠,喻其為不可多得的將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