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與刻刀舞蹈 |
常歡(右)富麗莉(左)在研討作品
![]() 常歡富麗莉合作作品 《中國石窟藝術-云岡石窟》5盎司紀念金幣浮雕制作
![]() 常歡富麗莉合作作品《中國海軍首艘航母遼寧艦》1公斤銀幣浮雕制作
![]() 常歡作品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熊貓金幣三十年》畫稿設計
![]() 富麗莉作品《旋》圖案設計、浮雕制作,獲得日本國際硬幣設計大賽優秀獎
金的驕狂、銀的古老、銅的圓滑、鋼的尖利、鐵的樸實,金屬其實與人一樣,都有各自的代表性格。人把思想注入金屬以求永遠,而金屬又因思想而產生價值。錢幣設計師正是將這個過程實現的“魔術師”,他們賦予金屬思想,用畫筆與刻刀在方寸之間“跳舞”。在中國造幣設計領域,女性工藝美術師并不多,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所屬沈陽造幣公司的常歡、富麗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這一對性格迥異,卻在合作中屢屢擦出閃亮火花的“姐妹花”,為這個聽起來冷硬神秘的行業,吹入了別樣清風。
小女子,大作為 文靜柔弱的小女子,這是常歡給人的外在印象。但聽她娓娓道來設計創意,走進她的內心世界,會驚奇地發現,蘊含著與時代脈搏同步的全新理念,透出巾幗不讓須眉的雄心壯志。 富麗莉平時不大愛說話,領導安排任務時,她也不多說一句話。但是,她總能在規定時間內交出最令人滿意的作品。不是她有多聰明,而是她把工作當成畢生追求的事業。在設計室里,大家都親切地稱富麗莉為“富姐”,不僅因為她年齡稍大,更因為她各方面的表現都讓人折服。 談到這些年的工作成績,無論是爽朗率真的常歡,還是溫潤平和的富麗莉,給自己的評價,都是“做得還遠遠不夠”。然而,翻翻她們的業績表,不難發現,她們多么自謙!先后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的常歡和富麗莉,在將近20年里,完成了流通幣2個、普通紀念幣16個、金銀紀念幣62個、紀念章600余個的設計任務。尤為難得的是,在第五套人民幣的圖稿設計中,一角硬幣和五角硬幣,選用的就是當時初出茅廬的常歡的作品,創造了中國造幣行業的紀錄——最年輕的人民幣設計師。 多年來,常歡、富麗莉遵循著“挑戰自我,永遠追求卓越”的工作準則,堅守設計理念,不隨波逐流,不斷完善自我。在既公平又殘酷的競爭面前,她們始終恪守“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的理念,將壓力變成動力,不斷挑戰自我。她們不斷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精誠合作,共同完成了許多重要競標項目。比如,金銀紀念幣《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紀念》、《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云崗石窟》、《遼寧艦》,等等。 “只要懷著對印制事業的熱愛,用自己對生命的感悟、理想的追求、未來的思考,立足本職,努力拼搏,就能設計出更多具有時代感、富有生命力、個性鮮明的作品。”這是兩位女性設計師共同追求的目標。 正因為多年來的出色表現,她們獲得了沈陽市“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中國人民銀行“巾幗建功標兵”、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巾幗建功標兵”、沈陽市國防科工委“先進個人”等諸多榮譽。 方寸間揚帆“遼寧艦”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母遼寧艦”金銀紀念幣是近兩年最受社會關注的金銀幣作品之一,不僅因為它的題材,更搶眼的還有這套金銀幣的設計構思以及制作。它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的經典畫面、艦載機、海軍胸標、和平鴿等元素,展示了遼寧艦“起航出海”、“劈波斬浪”、“搏擊海天”、“和平護衛”等一系列空間狀態。 在這套大氣恢弘的軍事題材作品中,1公斤銀和1/4盎司金幣出自常歡、富麗莉之手。她們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感性,詮釋了這座海上軍事平臺的壯美風采。由于該金銀幣項目的政治性、嚴肅性、保密性等因素,兩位設計師用了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先進的軟件,利用電腦數字雕刻完成,克服了諸多困難。在設計上,因為對表現“遼寧艦”的基本外形、構造、重點部位等細節都有非常嚴苛的要求,她們在參考遼寧艦的模型,并大量觀察各角度照片的同時,還去“沈飛集團”觀看了殲15戰斗機。 常歡、富麗莉說:“出于保密考慮,我們不能像一般采風時那樣拍照,觀摩時間也非常短,我們只能在現場緊張地畫了一些素描,力求把殲15的外型特點盡可能記下來”回想起當時的狀態,她們的震撼激動、緊張興奮,還如在眼前。正因為時間短、任務急、壓力重,且絕不允許有任何差錯,觀看回來后,她們對著簡單潦草的素描稿,一遍又一遍互相補充和對照,在電腦上反復觀摩制作、調整結構,以還原各處細節。 最柔軟的人創造出了一套最剛硬的作品,“遼寧艦”金銀幣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不僅代表了常歡、富麗莉創作上的新高點,也開創了中國造幣領域的設計新風。有收藏家這樣評價這套金銀幣:“它并沒有僅僅停留在外在的物質形象元素和形式美感上,而是更深層地采用了系統的、立體的創造性思維,將‘遼寧艦’以及這個系統海上軍屬平臺的物質形體與精神內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與神相互聯系,相互憑依,環環相扣,環環遞進,產生了1+1大于2的效應。” 成功永遠在明天 二十年左右的職業生涯,成功很多,失敗也不少,最令她們難忘的是北京奧運會系列幣的創作。奧運幣,曾經承載了這對黃金搭檔無數心血和期望的項目。因為這個項目,她們傾注了十余年設計生涯的積累和經驗才華,投入了滿腔熱情,夜以繼日的工作。為了圖稿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她們熬夜查找資料,互相爭論互相妥協,在不斷碰撞中尋找到平衡點,把對于每一處細節精確與完美的執著滲透進浮雕制作中。她們前兩組作品的設計沒有被采用,那種挫折感終生難忘。失敗了,再起來,她們越挫越勇,最終出色完成了北京奧運會系列幣中5盎司金幣的浮雕制作,她們的“奧運夢”實現了。 常歡和富麗莉認為,設計師要有踏踏實實的態度與努力的精神,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優秀作品是因果關系,只有不斷積累與體驗,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常歡自稱為“圓形綜合癥患者”,對圓形有種天然迷戀。只要看見圓形事物,不管是櫥窗,還是廣告牌,任何狀態下都會停下來看幾眼,不管是在趕路,還是在逛街,她認為,錢幣藝術有一個局限性,形制大多以圓為主,想法和創意都要在這個結構中完成。隨時隨地汲取養分,融入創作,這是常歡的習慣。她認為,錢幣愛好者都是受過良好教育,閱歷豐富,有深厚文化底蘊,相應地,對設計師閱歷和生活修養的積淀要求就會很高。她要求自己的知識水平永遠跟上時代潮流,把古典藝術和現代文化完美結合,形成獨特設計風格。有了豐富閱歷,有了對生活的感悟,有了入木三分的洞察力,更加懂得創造和體味生活,作品就自然充滿了靈性,創意也就更加貼近錢幣愛好者的心。常歡說:“這種心理和生理的煎熬還是值得的,因為最后作品出來的效果是好的,設計師就是要靠作品說話。” 富麗莉在作品中并不追求某種特定風格,風格僅僅是自然地展現和流露,從富麗莉的錢幣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出,她追求和把握的不是風格而是生活,是那些能夠反映生活和生活方式的東西。富麗莉說:“如果說一個設計師閉門造車就能創作出特別好的作品,那肯定是假話,錢幣設計師最重要的是她的積累、見識和經歷,尤其是心靈深處對生活的感悟,我想要把很多內心的感悟和體會用浮雕語言表現出來。”就像她設計的《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普通紀念幣,描繪了這樣一幅美麗的畫面:寧靜的麗江古城,有巍峨的玉龍雪山,有清澈的小橋流水,那里的房屋彌漫著沉舊的古意,那里的女孩是叢林中美麗的精靈。迷霧中,麗江古城帶著她神秘的面紗,而我們不經意間走進了它,讓疲憊的心靈在那溫暖的地方沉睡。在觀賞紀念幣的過程中,面對一個富有生命的麗江,洗滌了早已被塵事遮蔽的心靈。 “一步又一步,只有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明天才會有可能成功”,這是常歡、富麗莉的座右銘。她們從不拿女性身份找借口偷懶,做事一絲不茍。 政治、民俗、體育、軍事、生肖、文化遺產,這是常歡、富麗莉已經涉及的題材。對于未來,她們都不想重復自己。重復意味著才思枯竭,不斷嘗試全新題材,不斷創作出全新風格,是她們的追求。 富麗莉說:“常歡給人特別陽光的感覺,她喜歡自由,真誠率性,對于熱愛的錢幣設計,從不示弱,全力以赴。這種熱情和執著深深感染著我,也激勵我不斷創造。” 常歡說:“富麗莉是傳統知性的女性,她熱愛自然和生活,內心豐富又感性,尤其在創作中,她的淡定和從容可讓我冷靜下來,更耐得住寂寞,走我們自己的路。” 這對經過了時間考驗的黃金搭檔,目標極其明確:常歡希望永遠推陳出新,富麗莉力求回歸本真。因此,在她們的作品里,既有耳目一新的形式創意,也有觸動人心的自然本真。這對“姐妹花”,在充滿陽剛氣質、競爭異常殘酷的造幣設計界,闖出了一片天,也成為中國女性錢幣設計師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