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銀幣上觀民族大統一(上海金國) |
發布日期:11-06-28 12:55:3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 |
在我國,少數民族指漢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彝、壯、布依、朝鮮、滿等民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紀念銀幣(第1組),共4枚,為我們展現了少數民族的歷史名人,贊揚了中華大統一的團結精神。
從發行主旨來看,設計者側重于古今結合的歷史跨越感的表現,在銀幣的正面圖案上,采用的是體現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的民族文化宮建筑造型,民族文化宮坐落在北京長安街西側,建于1959年9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后首都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是中國56個民族平等、團結、進步、繁榮的象征。在這里,我們看到宏大的擁有建筑面積32000平方米的文化宮,坐落在圓形幣面上,高達13層樓的主樓異常顯眼,東西翼樓環保兩側,造型別致、富麗。同時也可透過幣面,想象到了中央展廳向北伸展飛檐寶頂冠以孔雀藍琉璃瓦的建筑之美。 觀今之和平統一,不由得令人回溯古時為了民族和平共處付出心血的少數民族歷史名人。在這套幣上,4枚銀幣分別講述了冼夫人、奢香夫人、嘎達梅林和格薩爾王的故事,還原歷史北背景,增進收藏者對紀念幣的共鳴。 銀幣之一:歷經梁、陳、隋三朝約80年的冼夫人身著黎族服裝迎風而立,身后是軍旗飄飄隊列整齊的部隊武裝圖,戎馬倥傯的將領形象高大威武。其軍事、政法活動橫跨南越10余州,反對地方割據和分裂活動,維護國家統一,成為雄據一方的赫赫有名的人物。銀幣之二:正中格薩爾王駿馬馳騁,頭頂祥云繚繞,為連花生大師化身的身世傳說增添了神秘感。衣飾及馬頭掛飾均細致雕刻,入微見著,設計者的用心的從這一線一畫中全盤托出。下方,是熱鬧歡騰的藏族歌舞表演,呈現了在格薩爾王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戰下,嶺國領土始歸一統,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盛世景象。銀幣之三:聰穎能干、睿智勤政的奢香夫人端莊立于幣面,臉部微微綻放笑意,眼神凝視向前方,背后青山綠水自然悠閑,牛馬成群農田豐裕,國泰民安的滿足感從眼神中自然流露。其輔助明太祖朱元璋結束云南割據勢力的統治,使明王朝實現了對西南邊陲的統一,深得民心,成為顯赫永世的巾幗女英雄。銀幣之四:蒙古草原的遼闊無邊給予這枚幣的一個新創想,沒有繁復的背景,幾匹戰號的沖鋒,便交代了當時的歷史背景。蒙旗土地被開墾,牧場縮小,牧民被迫背井離鄉,迫使嘎達梅林組織起義。戰馬上的他,高揮戰刀氣勢鏗鏘,領導了一支700多人的抗墾軍隊,提出了“打倒測量局,不許搶掠民財”的口號,襲擊墾務局和墾荒軍,驅逐測量隊,保護蒙古牧民的利益,受到蒙族人民的擁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