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技術總監、中鈔鑒定鈔幣鑒評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邵國偉訪談
9月28日,中鈔鑒定中心揭牌儀式新聞發布會在上海隆重舉行。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生產制造企業,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在會上正式發布了中鈔鑒定標準。中鈔鑒定中心是國內首個由國家權威印鈔造幣機構推出的鈔幣鑒定評級機構,擁有專業的鈔幣鑒定評級技術背景及國內權威的專家鑒定評級團隊,為中國的錢幣市場提供權威、專業的鑒定評級服務。
作為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技術總監,2015版第五套人民幣的總設計師,同時也是中鈔鑒定的鈔幣鑒定評級專家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邵國偉先生近日在京接受了媒體專訪。邵國偉表示,希望通過3到5年的時間,通過公開的市場競爭讓中鈔鑒定成為錢幣收藏領域的國際標準,把中鈔鑒定建設成為中國本土權威的第三方評級機構,能夠在評級領域獲得屬于中國的話語權。
問:鈔幣評級的意義是什么?中鈔鑒定的優勢在哪里?
邵國偉:在世界范圍內,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的貨幣評級方式起源于美國。經過評級并獲得高分的錢幣更容易得到市場的認可,以較高價格實現交易。隨著國內錢幣收藏市場的發展,這樣的方式也日漸流行。不少國內的收藏愛好者會去美國、歐洲的機構鑒評手中的人民幣藏品。
與海外的評級機構相比較,中鈔鑒定在人民幣鑒評上是有一定優勢的。因為外國公司對人民幣的歷史背景和印刷技術了解程度不夠,采用的也是海外的標準,而中鈔鑒定有一支來自印鈔一線的專業隊伍,在人民幣紙張、防偽、制版、印刷上具有豐富的經驗,更了解中國錢幣愛好者的喜好與偏愛。
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業余百姓,只要對貨幣收藏感興趣,就可以將手中品相不錯的人民幣拿到中鈔鑒定中心,經鑒定得到高分的紙幣,無論是留存珍藏,還是放到市場上流通,都是一件樂事。
問:中鈔鑒定的鑒評范圍和評價標準是什么?
邵國偉:中鈔鑒定對1948年之后發行的人民幣都可以進行鑒評。從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幣,以及市面上流通的紀念幣,都是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印制的,因此對這些錢幣的防偽和品相都很了解。
未來,中鈔鑒定的鑒評范圍將從少到多進行擴展。中鈔鑒定現在以人民幣的紙幣和紀念幣這樣的范疇進行評級,不涉及到解放以前的幣和古錢幣。隨著鑒評標準的日益發展,鑒評范圍也會擴展。
問:關于人民幣的鑒評方面,你認為鑒評有哪些難點,又是怎么解決的?
邵國偉:首先最大的難點是要了解歷史背景,例如說我們中鈔鑒定拿到的是一張第一套人民幣。由于第一套人民幣印制紙張品種和面額較多,有一萬、十萬面值,一般收藏者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是不了解的。
其次要了解當時鈔幣制造的工藝。例如第二套人民幣用的是前蘇聯的紙,了解這些工藝和歷史,才能評別。
最后還要了解收藏者的需求、見解。對于精品的鑒評,個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中鈔鑒定標準是一個相對公共的標準,但是一定要不斷的聆聽、反思和討論,加以持續改進和優化。
問:對于國內日益火爆的人民幣收藏市場,您對藏友有什么建議?
邵國偉:在世界范圍內,錢幣收藏最活躍的市場就是在中國。對廣大收藏者來說,通過對人民幣的收藏可以達到三個目的。首先收藏是一個興趣所在,可以培養你的知識面,然后深入探尋不同階段人民幣的歷史背景及文化。比如為什么第二套人民幣中,一元幣既有紅色的也有黑色的?實際情況是,剛開始發行的時候是紅色的,因為當時的油墨不過關,在流通過程中紅色褪色變成了黑色,這個情況反映到中央,最終周恩來總理批示同意用黑色油墨。這就是你對錢幣產生了興趣以后,探尋背后的歷史的過程;其次是提高你的鑒賞水平,學習如何辨別品相與工藝;第三是有一定的投資回報。在具備了以上這些知識和能力之后,你就可以對錢幣的收藏投資價值有一定的判斷了。中鈔鑒定標準的推出就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和規范這個市場的發展,吸引更多的收藏者參與到這個市場里,更加全面的認知錢幣,感受和體驗人民幣的獨特魅力。
邵國偉先生簡介
現任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技術總監、黨委委員,兼任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黨委書記、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擔任國際鈔票設計師協會(IBDA)委員會委員,中國貴金屬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樣幣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銀行普通紀念幣評審委員會委員。
主管中國印鈔造幣行業科技管理和新產品開發工作,是印鈔造幣行業科技領軍人物和工藝美術設計專業權威,是印鈔造幣行業數字化設計制版制模的創導者和實施者。曾參與多項國內外鈔票設計,是第五套人民幣、中銀港幣、中銀澳門幣、奧運紀念鈔等項目主要設計者之一。擔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設計開發和中銀新版港幣、中銀新版澳門幣以及2008北京奧運會紀念鈔、中銀百年紀念鈔設計開發、2015年中國航天普通紀念幣和紀念鈔的總設計師。
先后發表過《關于中國鈔票設計》、《凹印手感探討》、《計算機輔助鈔票設計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歐元設計》、《國外鈔票防偽技術動態》、《世界首枚奧運紀念鈔》、《鈔票凹印對應技術應用》等學術論文。2002年起享受國家級專家政府津貼。曾榮獲全國金融“五一獎章”、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第五套人民幣設計一等獎。
來源:中鈔國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