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案后,呂某某在基地分局指認紀念鈔等涉案物品。
為圖來錢快,一伙由“90后”組成的年輕人用撿來的身份證注冊收藏品公司,以高息回購為誘餌,向中老年人推銷郵票、紀念鈔等收藏品。在詐騙百余萬后,幾個年輕人竟悄悄跑路了,坑苦了22位投資者。
電話通知客戶領(lǐng)禮品原是為推銷收藏品
“喂,是劉阿姨嗎?我是在×××賣手機的小王啊!”2016年元旦后的一天,60多歲的劉麗(化名)接到一個“問候”電話。電話中,王芳自稱跳槽到東營藏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藏藝文化公司),手上有羊年生肖紀念銀章,希望劉麗到公司領(lǐng)取。實際上,公司贈送的禮物壓根兒不值錢,都是從網(wǎng)上花幾塊錢淘來的便宜貨。
劉麗起初也沒有對這些贈送的紀念品抱有想法,但是耐不住對方三番五次的邀請。劉麗來到東營市中心的一棟高檔寫字樓內(nèi),和大氣的寫字樓一樣,這家收藏公司裝修得也很有“文化氛圍”。很快,劉麗掏腰包買了公司的一些“理財產(chǎn)品”。
像劉麗這樣,接到公司電話邀請的不在少數(shù)。藏藝文化公司的客服人員隨機從東營選取一個號段,通過篩號機過濾空號,再給所有在網(wǎng)的手機用戶打電話。電話里,推銷人員會打著贈送禮物的名義邀請客戶來公司參觀,再借機推銷他們的產(chǎn)品。給客戶推銷時,他們會以銷售郵票、紀念幣等收藏品為名,將低價購進的收藏品高價賣出。
高息利誘中老年人,一保安被騙十多萬
剛開始營業(yè)的時候,這家收藏公司還只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從中賺取差價。營業(yè)到元旦前后,公司負責人呂某某等人認為來錢慢,就開始“改進創(chuàng)新”。“他們以高息引誘,和客戶簽訂‘羊年生肖紀念鈔’銷售合同。”山東省濱海公安局基地分局副局長畢勇介紹,公司承諾三個月后,給付本金外加20%的利息。
“我存了十五六年的錢,一直存在床底的木箱里,在用點鈔機點鈔時,一股霉味讓公司在場的人都很驚訝。我還跟他們說,千萬不能騙我。”在東營打工的李江(化名)對推銷人員始終心存疑慮,但是禁不住高息的誘惑,花費12.8萬元買了100套紀念鈔。“我在東營干保安,每月只有2100元工資,自己拿出10萬積蓄又跟鄰居借了點。當時想多拿點利息,幫助剛畢業(yè)的兒子開家小店。”
基地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馬建稱,案件中的22位受害者被騙了100余萬元,絕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被騙金額從幾千元到20萬元不等。一名40多歲的女性受騙者身患癌癥,每月都要住院治療,她把身上僅存的看病錢都投資在收藏品上。另外,出于“好意”,她還讓妹妹也買了不少,“這不到頭來還是被騙了”。
悄悄銷毀證據(jù)跑路,企圖再開公司時落網(wǎng)
自從買了收藏品,李江的心就沒有踏實過。今年正月初八的時候,他來到公司駐地。結(jié)果,三個月時間未到,公司卻已人去樓空。從報案至今的40多天時間里,李江一次次地責備自己當初沒有聽兒子的話。
警方發(fā)現(xiàn),在遺棄的辦公室內(nèi),一些單據(jù)和人員信息紙張被銷毀,一些重要設施都被搬離。很顯然,公司人員在臨走之前做了“充分”準備。經(jīng)調(diào)查,5名“90后”犯罪嫌疑人進入警方視野。他們都是同學、朋友或親屬關(guān)系。
出生于1992年的呂某某,曾在北京等地的多家文化傳播公司供職,熟悉倒賣收藏品的門道,他一直籌劃著開一家自己的公司。2015年8月,呂某某、呂某某的妻子史某某、慈某某等人共同出資注冊了藏藝文化公司。為避免法律制裁,呂某某將撿拾的兩張外地身份證派上了用場,一個充當注冊人,一個充當法人,并找人代辦營業(yè)執(zhí)照。
從東營跑路后,呂某某等人還在甘肅蘭州選好了辦公地點,準備開一家類似的公司,打算讓慈某某等人過去打理生意。不過,在3月17日,民警在濱州市將逃犯慈某某、史某抓獲。4月6日,在家人的陪同下,呂某某和妻子一起到警方投案自首。
目前,四名涉案人員因涉嫌集資詐騙罪被濱海警方刑事拘留,警方正在追逃另一名嫌疑人員,追繳贓款工作也在同步進行中。
來源: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