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中國現代鈔票設計背后的故事 |
有不同偏好,有的人會研究鈔票設計形式,有的人會評判色彩搭配,有的人則側重于圖紋觀察。正是人們對鈔票的藝術渴求愈發濃烈,才更加促使我們潛心研究它、完善它。
鈔票設計是防偽設計和票面設計的綜合體 記者:中國鈔票設計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歷經了哪些階段?您參與的第五套人民幣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較以往有哪些突破? 邵國偉:鈔票設計理念是隨著社會變革,科學進步,防偽需要而轉變的。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幣是以政治性、民族性、藝術性為主次順序的;從第四套人民幣開始,是以民族性、藝術性、略兼顧防偽性為主次順序的;第五套則是以防偽性、民族性和藝術性為主次順序,把防偽作為重要方面。實際上,鈔票最重要的就是防偽功能,如果鈔票失去了防偽能力,就應該提升鈔票防偽技術或更新鈔票。 我參與設計的第五套人民幣,其設計方法和設計理念可概括為四大特點: 其一,強化了流通性。第五套人民幣所有正面頭像采用同一肖像,有利于公眾在流通領域識別。在鈔票設計上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票面要素——突出大面額數字、大肖像和大水印;二是票面尺寸——從100元到1元鈔票,長度依次按5毫米遞減,寬度分為三組(100元為一組,50元、20元、10元為一組,5元、1元為一組),分別以7毫米遞減;三是票面顏色——各面額之間呈冷暖分布,100元是紅色調,50元是綠色調,20元是褚紅色調,10元是藍黑色調,5元是紫色調,1元是黃綠色調。 其二,注重了防偽性。第五套人民幣在鈔票設計方面進行了主題圖紋設計,更重要的是進行了公眾防偽和機讀防偽的總體布局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我們研究了國際上主要國家的鈔票防偽,結合我國的防偽技術應用,將這套人民幣的防偽設計呈環形分布,以利于公眾識別。 其三,表現了民族性。第五套人民幣的圖案選取了體現民族文化藝術的代表性圖案進行再創作,其中100元來源于漆器圖紋,50元來源于刺繡圖案,20元來源于青銅器圖紋,10元來源于唐代卷草紋樣,5元來源于明代瓷器,1元來源于古陶器圖紋。每個面額都有一種花卉圖案:100元為茶花,50元為菊花,20元為荷花,10元為月季花,5元為水仙花,1元為蘭花。 其四,兼顧了藝術性。人民幣在換版中不斷突破傳統設計模式,從第一套人民幣到第五套人民幣在設計形式和藝術表現上呈現漸進式的突破過程。第一、第二套是傳統的框架式設計形式,對稱性構圖,畫面四平八穩,鈔票四周設計多種繁密紋樣和團形花紋,主景圖案以全身像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