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義智時評--公司集郵冊誤“倒”了誰 |
發布日期:08-11-16 17:02:22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或有無價值,是非常荒唐的可笑的,是站不住腳的!神舟飛船大版、非典小版、桂花無齒等等,就沒有進總公司的集郵冊,依某些郵友的理論,這些郵票當然就沒有收藏投資價值了,既便是有,也肯定是不大了,不是嗎?請問那些以總公司集郵冊為標準來衡量郵品大小的人該做如何解釋?大該是因為他們的肩膀紅?
6.以總公司集郵冊做標尺,還有一個非常嚴重誤導郵友們的地方,這就是所謂:某某郵票總公司年冊里有,消耗量大,每年訂集郵冊的人數就多少多少百萬,一人一冊,該郵票就消耗了多少多少萬!哈哈,真是混淆視聽、自欺欺人到了非常感冒非常咳嗽的地步。 請問什么是消耗?郵票我們拿來貼信了,撕毀了,寄包裹了,這叫消耗。可是,當把郵票分拆到年冊里,即便派發到每個集郵者手中,他們年年在家放著這些年冊,這叫消耗?不,這充其量只能叫沉淀。為了哄人購買,不要偷換概念嘛。 哈哈,筆者針對此問題,過去在文中提了反駁了不少,不想,仍有人固執地甚至頑強地在郵壇揮舞著以一種郵票是不是進了總公司集郵冊來衡量一種郵票有否投資收藏價值的大棒,橫加撻伐。不能不讓我們在好笑之余,想到“我的肩膀紅。” 還有更致命的一點:國家郵政出的郵票才是正規郵品,集郵總公司則非,可是,總公司的集郵冊卻讓一些人奉為衡量一種郵票是否有投資收藏價值的標尺,這難道不是他們本身的自我嘲弄嗎? 有人相信進了總公司的冊子就有投資藏價值,誰為他們十幾年來購買的冊子仍在打折賠錢負責? 集郵總公司集郵冊標論的論調,別自欺欺人了!別貽笑大方了。至此,是該進墳墓的時候了! 寫到這里的時候,我耳邊又響起了電影中如雷鳴般的呼聲:“我的肩膀紅,我的肩膀紅____” |
上一篇:十一月十四號盧工郵市綜述:潤土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