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瘋傳分子錢現在值350元 |
武漢的彭女士最近在家翻箱倒柜找分子錢,原因是近日一條“銀行最近公布的硬幣回收價格”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瘋傳。價格表顯示,最貴的1965年、1967年和1977年的1分錢硬幣,回收價格為350元;最便宜的是1995年的1分硬幣和1959年的2分硬幣,價格為0.5元。1分錢最高漲了3萬5千倍,是真的嗎? 網傳系謠言為炒作 記者咨詢了中、農、工、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客服,都回應稱“沒有查詢到相關信息,未接到回收老硬幣的通知”。記者向交通銀行解放公園網點咨詢網上有關硬幣回購事宜,大堂經理也回答說:“銀行現在沒有高價回購業務,要兌換也只能等價兌換。” “2007年4月1日開始,第二套人民幣的紙分幣停止流通,但硬分幣還沒被取消,國家貨幣單位還是元角分。”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營業管理部貨幣金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流通需要銀行每年都會投放小額貨幣,主要是為了銀行結息消存折用。 “硬分幣目前仍是國家法定流通貨幣,只是由于物價上漲原因,使用機會較少,但并未退出流通,國家銀行也無政策高價回收。”武漢收藏家協會人士、藝術品高級鑒定估價師肖琴學分析,網絡上流傳的硬分幣回收價格表,或是出自賣方,目的是借用銀行的名義,炒作市場。一炒作,老百姓會認為硬幣很值錢,就會有人去收藏投資這些硬幣,這樣賣家就可以趁機出貨。 硬幣界“五大天王” 那硬分幣到底有無收藏價值?“一些特殊的硬分幣會增值,但網上的價格表沒有什么意義。硬分幣收藏要看有無特殊意義。”肖琴學介紹,像硬分幣界的“五大天王”,分別是: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1981年的1分硬幣,目前單枚市場價都在千元以上。 “這五種硬幣當時并不短缺,所以沒有大規模生產發行,造幣廠也只生產了少量,與同年度各種面額鈔票裝幀成人民幣套裝,作為收藏品針對海外市場出售。”肖琴學說,現在市面上很少見到,造假的也很多。 “二十多年前就見到有出售回購價格表的,多是在吸引眼球。”肖琴學回憶,有些年份國家是沒有發行分子錢,但當時的價格表上還依然標注了回購價格,錯得離譜。 炒賣流通人民幣違法 在崇仁路武漢收藏品市場,一樓許多攤位都有回購或出售錢幣業務,記者轉了一圈,生意較為冷清。“硬分幣收藏意義不大,不如紀念幣,像2003年的羊年紀念幣,面值1元,現在漲到200多元。”一位多年從事郵幣卡生意的石先生說道,人民幣紙幣收藏就更講究,除了特殊的年份,還得注重號碼、冠字號、品相等多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