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已現復蘇跡象 紀念流通幣有望否極泰來 |
發(fā)布日期:11-02-13 08:32:33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理財周刊 作者: |
元、15元、14.5元、23元和16元。
后市可能否極泰來 在傳統熱點品種和板塊走強的同時,近年來發(fā)行的一些新板塊市場熱度參差不齊。其中賀歲(生肖)普通流通幣的走勢不俗,像“羊年”的價格已越過百元關隘,兔年春節(jié)前揚升到120元,同樣是發(fā)行以來的最高位,且純溢幅高達200%,而“猴年”、“雞年”、“狗年”、“豬年”、“鼠年”和“牛年”普通流通幣價格也分別上漲到42元、38元、35元、34元、32元和17元,去年11月份亮相的“虎年”價格則盤桓在11元左右。至于前兩年被短期炒作的“奧運”系列流通幣則走勢平平,全套3組的價格有2010年初的145元回調至120元,“遺產”系列和“臺灣風光”系列的表現也顯得頗纏綿,一年來的漲幅十分有限。 考慮到紀念流通幣是一種大眾化的集藏和投資品種,其跟隨郵市的走向絕非偶然,是20多年來市場形成的一種合理的表現,而實質在于兩者均體現出價廉物美、參與門檻低、文化品味高的特點,因此隨著郵市走牛,紀念流通幣前期極度低迷的現狀正在改變,不排除后市存在著否極泰來的逞強可能性。畢竟,該板塊目前的價格依然處于被嚴重低估狀態(tài),投資潛力更是有目共睹。為此建議投資者可在“兔年”中重視紀念流通幣板塊的表現,除了“建行”一騎絕塵外,還要特別要留意三個板塊,它們分別是自治區(qū)成立板塊、人物題材板塊和賀歲(生肖)板塊,至少在近10年的流通幣市場上,這三個板塊的表現最佳,成交也十分活躍,是紀念流通幣板塊中的熱門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