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收藏重演概念炒作亂象 |
把1984的“4”改為“1”。用同樣手法,造假者把1986年、1989年的2分硬幣改成1980年的2分硬幣;把1970年的5分硬幣改造成1979年的5分硬幣。用高倍率放大鏡基本上可看出端倪。
“本輪幣市行情與過去的錢幣市場發展并無可比性,雖然各個項目和品種在不同階段還是會有著漲跌的波動,但這些都只是市場消化資金或收藏品的正常現象。現今國內無論在經濟和知識水平或收藏與投資意識上都已經較當初成熟許多,只要選擇項目的收藏群體夠龐大,并且不要盲目地跟風炒作,相信20年前錢幣圈的黑暗期應該不會再現。”趙涌表示。 而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紀念鈔幣收藏市場收購方定價權機制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撼動。以今年以來多個被炒熱的人民幣收藏品種看,網絡傳出的市場價往往很高,比如一張1990年版的2元人民幣,一度傳出有人斥資十幾萬元購入,但當很多人士將手中的1990年版2元人民幣拿到交易市場變現時,卻遭遇了收購方的多方“刁難”。在這一次的硬幣收藏熱中,也有很多賣家遭遇無法兌現的尷尬,因此業內專家提示投資者,硬幣收藏市場叫價與成交價之間差距過大、故事過多,大家需仔細甄別各類信息,切勿盲目參與,更不能高溢價購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