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收藏重演概念炒作亂象 |
是我國第二套流通硬幣,屬于第三套人民幣。該套硬幣全套含1角、2角、5角、1元共四枚硬幣,發行期為1980年至1986年。由于該系列硬幣的制造成本比較高,又不是流通中必須的貨幣品種,所以發行量較小,很多人從未見過。
而記者從多位藏家處了解到,年份不同的長城幣,價格也不同。1982年、1984年、1986年三年的,以及1985年的2角,只發行了少量精制套裝硬幣,主要作為紀念和收藏品贈送或出售給外賓,十分珍貴。而1981年的2角硬幣則是發行量很大的品種,價格不高。“1986年的長城幣最貴,當時未發行普通流通硬幣,只生產了660套精制套裝幣,幾年前收藏市場的價格在3萬元左右。”收藏家陳先生說。長城幣成交十分活躍,導致價格上漲幅度較大。 “即便是最便宜的1981年版長城幣,5年時間價格就翻了10倍。”陳先生告知記者,1981年版是長城系列普通流通硬幣中發行量最大的年份之一,5年前一套只需八九元,但現在要賣300元。 查閱相關資料,1980年“長城”壹元幣發行量為250萬枚、1981年壹元幣為410萬枚、1983年壹元幣為320萬枚、1985年壹元幣為410萬枚,而1982年、1984年、1986年壹元幣發行量則更少,僅數萬枚左右。“長城”壹元幣及輔幣的發行量雖說不大,但市場價格卻不高。據了解,國內見得較多的主要是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版長城幣,其中1980版全新整套市場價600元,1983版的賣價1600元。 硬幣行情能否持續 市場成熟是關鍵 “近年來,錢幣市場走勢一直向上,促使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進入錢幣市場。”北京錢幣學會資深錢幣收藏家孫克勤這樣表示。而在他看來,判斷一個錢幣收藏板塊是否成熟,要看收藏者對這一板塊的版別研究是否深入,一個成熟的錢幣收藏板塊,收藏者全面系統地收集各個版別。針對當下的人民幣收藏熱,孫克勤表示,有些品種或版別的價格雖然很高,但絲毫不影響收藏者的收藏興趣,收藏者會把收藏珍品版別視為收藏目標,收藏水平的高低一般以收藏版別的多少來定。藏品價格的高低,決定這一板塊在錢幣收藏中的地位。 “實際上,從1996年初到1997年7月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錢幣市場曾經出現過一輪瘋漲,對于很多"老幣友"來說,當時的瘋狂至今仍猶然在目。但從1997年下半年開始,錢幣價格急轉直下,幾乎一下子跌入谷底,再爬起來走向高位這個時間整整用了8年。”趙涌對記者介紹。趙涌是目前全國最大郵幣卡網絡交易平臺“趙涌在線”的創始人兼董事長,已經在郵幣市場摸爬滾打超過25年。 趙涌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