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_JiBi.Net>>流通幣>>正文
         
        紀念幣版塊中的“價值洼地”
        發布日期:11-03-13 16:36:3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信息早報 作者:

        錢幣市場,“香港、澳門回歸”紀念幣是自1993年以來唯一一對發行價近似面值的品種。1993年以前,流通紀念幣尚未被市場人士所認識,使其在貨幣流通領域中消耗使用,未流通的原封原品相流通紀念幣存世量很少。從1993年開始,流通紀念幣被用“炒作”方式來挖掘其投資價值,以致于發行量少于300萬枚的“西藏”、“寧夏”、“人行”,市場價高于面值200倍以上。1993年以后,新發行的流通紀念幣面市價至少為面值的3倍以上,到1996年至 2000年,發行價為面值5倍至7倍已是常見不怪現象,然而“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兩種流通紀念幣在長達近兩年時間內一直處于市價21元(面值20 元)的狀態,不能說不令人費解。若從發行量2000萬講“毛澤東”、“希望工程”、“周恩來”、“劉少奇”……均為2000萬,其市價卻在面值的8倍以上,若以面值面論,則僅此兩套面值為20元。 

        首先從流通紀念幣的平均市倍率與“回歸”幣市倍率進行分析。 

        以發行期5年以內,1997年以后的市倍率(市價/面值)計算,除去面值10元兩套特例外,一般均在5到10倍,而“回歸”幣僅增值5%到10%,若以過去10年到5年平均市倍率計算,“回歸”幣的心理預期應在5到10年后,以10倍為最低。對投資者散戶而言,在郵股兩市,止損僅限5%到10%,而上升空間數倍,隨時可兌現金,有絕對保證的品種,大概除此兩品種之外僅余兩套10元面值的流通幣(“國慶50年”14元,“新世紀”19元)。 

        對于長期投資的散戶而言,5年期國債、10年期國債最大增值不會超過1到2倍,而兩種“回歸”幣5年到10年后,市倍率在5到10倍的可能性很大。若以投機而言,5年一周期的炒牛市、升值倍率難以預測,“香港回歸”幣在1997年曾以百元高開,只是由于1997年之后的熊市循環期,回落到21元而已,已是歷史地板價的最低點,需知,銀行發行的幣鈔不會以打折出現的。 

        再從市場運作的可行性方面分析: 

        在中國郵幣卡市場上,郵票是永遠不能兌換現金的,不能在銀行和典當行按面值抵押借貸的。磁卡同樣無現金兌換能力的。唯獨流通紀念幣(鈔),可以按面值抵押借貸。而流通紀念幣中僅回歸幣市價接近面值。這意味著什么呢?

        目前的郵市已經明顯地呈現“資本運作”的主流特征。按股市運作的方法,任何一個莊家,只要在低價吸足25%的發行量,便可以為所欲為,,拉抬價位、洗耳恭聽盤、打壓……輕而易舉。“回歸”幣每種市值2000萬*20元=4億,看來嚇人,但以25%計為1億元,然而市價22元至21元的“回歸

        9 7 3 1 2 4 8 :

        精彩圖片
        3月9日集幣視點(集幣專
        3月7日集幣視點(集幣專
        特別推薦
        ·“錢”途似景的貴金屬紀念幣
        ·全力推進貨幣金銀工作科學發展
        ·中式私宅 院落的回歸
        ·風流成龍各地豪宅曝光
        ·價值10萬美元 黑桃A頂級香檳
        ·寶格麗Gerald Genta系列表
        ·倫敦展出罕見梨形大黃鉆 重達110克拉
        ·古典與創新 上演英倫珠寶大戲
        ·酩悅粉紅香檳 將傳頌愛意進行到底
        ·傳統老世界葡萄酒法定分級
        交易頻道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