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制新科技項目 電腦可模擬世博會開幕式 |
發布日期:08-11-04 13:43:14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排演一出舞臺劇,成本少則十余萬,動輒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照此推算,2010年上海世博會排演一出開幕式或晚會,成本準是個天文數字。
由上海戲劇學院承擔的國家863專項、上海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多媒體演藝虛擬實驗室”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導演們只要點一點鼠標,搖一搖方向桿,就能排出一臺好戲。 虛擬排演省錢省力
上戲導演系副教授劉志新說,舞臺劇或大型活動最頭疼的就是排練、合成。因為編劇、導演真正的想法只在他們腦子里,演員、舞美、燈光、服裝等人員不得不反復揣摩,只到第一次聯排中,才能看出一二。即便正式走臺,仍會冒出一大堆問題,道具還常要返工,至少有三分之一服裝會浪費,如果效果不好,舞臺布景使用了一次就會報廢。
有沒有辦法在創作之初就能看到效果,并做出合理計劃?上戲黨委書記賀壽昌想到了一個金點子:通過電腦造一個虛擬舞臺,無需成百上千人的“真人實戰”,點點鼠標,就能逼真模擬活動效果。
2004年末,由上海市科委和上戲共同投資800萬元的“虛擬實驗室”開始了第一期的研發和建設,8位二十七八歲的理工科院校青年專家加入了上戲的文藝人團隊。經過一年多的攻關,一套完全由上海人自行設計的專用虛擬排演軟件(VIRP)誕生了,上戲人還排出了三部各具特色的“虛擬大戲”:《水上世博晚會》、《暢游洋山港》和話劇《羅密歐與朱莉葉》。
排大戲就像玩游戲
昨天,記者有幸先睹了虛擬排演的神奇魅力。在這個圓形的實驗室里,一塊3米×9米的大屏幕立于墻邊,屏幕前的環狀座椅上所有演職人員可在一起討論演出的每一細節。有趣的是,每個座位上還有一個鼠標或一把電腦飛行游戲的搖桿。實驗室技術負責人徐承志笑著說:屏幕雖然只有27平方米,但虛擬的舞臺大小可任意變化,排演的過程還有點像玩游戲。
徐承志邊說邊打開了實驗室后臺的VIRP軟件,不一會兒大屏幕上就出現了電腦虛擬的浦江兩岸夜景:華燈璀璨,聚光燈不斷搖曳和變化著色彩。忽然,動感的音樂響起,黃浦江上升起了一朵荷花苞,徐徐展開花瓣,盛開成一多荷花,一個水上舞臺呈現其中。
|
上一篇:無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