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僅30余家公司做AU(T+D) 幾乎沒有做市商 |
發布日期:09-06-09 08:47: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理財周報 作者: |
理財周報 張偉湘 非銀行的黃金投資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實物黃金投資,二是上海期交所的黃金期貨交易,三是保證金交易 “我現在要馬上趕去公司在國際大酒店的門市部,柜臺的錢不夠用了。”6月2日下午5點,正當記者對粵寶黃金公司首席分析師朱志剛的采訪行將結束時,他突然接到了門市部的電話,幾分鐘之后,他與幾個部下拎著提箱出發了。 “現在柜臺已收了幾公斤的黃金。而客戶還在涌來,以前很少遇到如此火暴的行情。” 朱志剛說,最近,由于金價持續攀升,黃金買賣非常活躍。 事實上,由于廣州市場一直有投資黃金的傳統,因此,像粵寶黃金公司這樣的大型非銀行金商在市場上一直擁有較穩定的份額。借助著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綜合類會員身份,不少金商與銀行一樣,可以接觸到海外的許多黃金投資工具。除粵寶外,記者在另一家黃金公司處也看到同樣的投資品種——瑞士金條。 通過實地了解,記者發現,金條只是非銀行黃金投資渠道中很小的一方面。 實物金條: 唯一少見的是海外投資金幣 朱志剛說,目前非銀行的黃金投資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實物黃金投資,二是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交易,三是保證金交易。后兩者主要針對基金和機構等專業人士,而前者則是普通投資者和專業人士都可涉足。 金店、首飾店和金幣總公司的經銷商是實物黃金最傳統的投資來源。10多年前,投資者如果想接觸實物黃金,基本上都只能從上述渠道獲得。 不過,從2000年開始,投資者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金條。2002年,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只要是金交所的會員機構,都可以通過金交所這一平臺得到黃金。其中,銀行是金交所的金融業會員,礦山、黃金首飾加工企業可以成為金交所的綜合類會員。 目前,金交所的會員推出的金條基本上分投資型金條和工藝金條兩種。其中,常見的投資型金條分50克、100克、1000克和3000克。朱志剛說,一般投資者,也就是金市中的散戶比較青睞50克和100克的金條,因為按照目前的金價,50克的金條售價在1萬左右。而大戶比較喜歡1000克的金條,每條價值就在20萬元以上。 不過,3000克的金條則不論是散戶,還是大戶都很少拿去投資,最主要的購買者是首飾商。“1000克以下的投資型金條,純度都是9999,非常容易持有,轉讓和結算,而3000克的金條純度是9995,比較符合金首飾的原料要求。” 除了金條外,一般投資者可以接觸到的實物黃金還有金首飾和金幣。與金條相比,金首飾屬于工藝金,附加的加工費和其他費用較高。 “譬如在銀行購買金條,每克的售價是當前金價再加上15元左右的費用,而在粵寶購買金條,售價是金價加10元左右的費用。這些附加的費用,主要包括從金交所提貨的費用、倉儲的費用和其他費用。但是,首飾金一般附加的費用可以在30元至50元不等,遠遠高于金條的附加費。” 與內地相比,香港的金首飾附加費算比較低的,但據記者觀察,其附加費也在20港幣至30港幣左右。 “據我所知,現在市民購買金首飾主要還是用于裝飾目的,而不是投資。” 朱志剛說。 國內的投資型金幣,基本上都由金幣總公司的經銷商代理,現在市面上可以見到的基本上都是中國的熊貓金幣,而在港澳地區常見的加拿大楓葉金幣、美國鷹揚金幣和南非羚羊金幣在內地基本上見不到。 據記者比較,港澳地區發售的投資型金幣,附加費與內地的金條差不多。以香港恒生銀行推出的1盎司的加拿大楓葉金幣為例,每克的附加費用約合人民幣12元。不過,國內的熊貓金幣除了個別年份的價格與金價相差不大外,大多數的附加費都高于投資型金條。 為了滿足投資者兼顧炒金和提取實物黃金的需求,粵寶還在廣州開辦了第一家“可提貨賬戶黃金”,投資者既可以用這個平臺像銀行的“紙黃金”一樣買賣黃金,也可以從粵寶公司處提取實物黃金,每克的附加費約在3元以上。 投資黃金期貨重在風險控制 除了金交所的實物交易外,上海期貨交易所也提供黃金期貨的交易。不過,朱志剛告訴記者,黃金期貨交易尤其強調風險控制能力和交易策略。2008年1月黃金期貨交易剛推出時,各路資金云集上海,可是,僅僅一個月內,大多數個人投資者都慘遭套牢,而機構卻賺得盆滿缽滿。原來,機構采用在期貨市場上拋售、在現貨市場上購買的方式大量套利,而個人投資者缺乏這方面的工具,不免蒙受較大損失。因此,對于想參與黃金期貨的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技巧相當重要。 朱志剛說,首先,投資者需要選一個值得信賴的期貨公司。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登陸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網站,從會員名單中挑選自己感興趣的經紀公司,由于這些經紀公司實力和交易的手續費各不相同,投資者可從幾家公司中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公司。 黃金期貨交易的風險控制,一是體現在投資心態上,“交易中不應帶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投資應出于對市場客觀冷靜的分析。”朱志剛說,“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供求關系、美元走勢、石油和地緣政治。”具體交易時,投資者最關鍵的是把握好入市的時機,即“損失盡可能地小,而獲利盡可能地大”。此外,可以采用正金字塔型的方式建倉,倒金字塔型的方式清倉,使利潤最大化。 由于黃金期貨交易是一種保證金交易,投資者只需要投入7%至10%的資金就可以參與交易,杠桿在10倍以上。如果投資者交易失誤,所持倉位會被強制平倉。因此,投資者的資金管理也相當重要。朱志剛說,投資者用于期貨投資的資金不宜超過個人總資產的15%。“實踐證明,這樣操作,投資者的心態一般都比較冷靜,即使是全部損失,投資者往往也能從容面對。 “實際上,不論是實物黃金投資,還是其他方式的黃金投資,都是想使自己的資產增值,因此,究竟采用何種方式投資,則要視乎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習慣了。” 黃金保證金交易10倍杠桿 金交所另外還提供AU(T+D)交易,也就是俗稱的保證金交易。目前,保證金交易的杠桿一般是10倍,按照目前的金價計算,也就是2萬元就能買一手,一手是1000克黃金。 朱志剛說,雖然按照規定,金交所的100多個會員都可以做AU(T+D),但實際上受地域和規模的限制,目前只有30多家會員在做。“現在基本上可以做保證金交易的都是經紀商,而不是做市商,國內的公司幾乎沒有可以達到做市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