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因讓黃金T+D叫好不叫座 |
發布日期:09-02-09 08:40:4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 |
上金所2009年1月19日,通過銀行代理的方式向個人投資者開放了黃金T+D延期交收交易業務,個人投資者在黃金投資方面又增添了新的工具。但是,四大主因讓這項業務熱不起來。有原本準備參與黃金T+D的期貨市場投資者向記者抱怨,經過了解之后,他發現黃金T+D交易規則和交易方式非常原始,很不習慣的他開始打消轉移陣地的念頭。 首先,保證金高得嚇人。投資者抱怨現在黃金投資的門檻也太高了點,記者從國內某正在代理黃金T+D業務的銀行了解到,目前該行的保證金水平是20%,銀行工作人員介紹,銀行收10%,交易所收10%。如果投資者銀行保證金不足,需要在早上9點以前將保證金補足,否則不能開新倉。如果交易所保證金比例不足,次日下午兩點半以前需要補足,否則將遭到強行平倉。 國內期貨市場和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普遍資金量不大,不足10萬資金的是絕大多數。記者了解到,現在持有1手黃金T+D頭寸,保證金就需要至少4萬元,很多個人投資者根本承受不起,這勢必影響市場的流動性。 其次,交易成本過高是重要原因。記者從某銀行了解到,目前黃金T+D的手續費標準是千分之二,手續費計算方式按合約總金額而不是保證金總額計算,以目前200元/克的黃金價格估算,買賣1手大致需要800元人民幣(雙邊征收),這遠遠高于上期所的黃金期貨手續費標準。從銀行的風險揭示中,記者還發現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在持倉過程中也是變動的,這在期貨市場是難以想象的。問題出在每天都要發生的萬分之二的延期補償費上面,投資者難以把握延期費的支付方向,也難以搶先申報中立倉,交易成本隨時都在變動中,按目前200元/克的金價計算,每天的變動成本是40元/手。 第三,目前黃金T+D客戶群還不成熟。記者在某銀行的交易現場看到,想象中的營業部只有三臺電腦幾個人,而且他們還是在看股票。記者問為什么不看黃金交易呢?答曰:不懂!投資者普遍對專業的黃金交易了解不多。記者昨日還參加了銀行組織的客戶基礎知識培訓,記者觀察到大多數準投資者對有期貨交易特點的T+D交易不熟悉,這些個人投資者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實物金交易的模式上。目前,熟悉投機操作的機構和個人,大多數在期貨市場和證券市場交易,黃金T+D業務有獨立的交易所和交易規則和市場體系,而幾大市場體系之間缺乏熱錢快速流動的渠道,資金劃轉不方便也是個重要的原因。 第四,國內個人投資者普遍依賴技術分析,K線形態是部分投資者做交易的基礎,而目前黃金T+D交易正缺這個。目前投資者買賣黃金的主要渠道是網上銀行,網上銀行上面顯示的行情只有三檔買賣盤和報價,沒有類似證券和期貨交易的行情軟件和報單系統,熟悉形態分析的技術派投資者在單純的幾個數字面前感到無從下手。前期部分期貨公司擔心的客戶流失,現在看起來并沒有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