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再貨幣化”故事將繼續上演 |
金子的美麗之處在于,它喜歡壞消息。--上世紀70年代的某流行小說主人公語 如果大幅下調利率的做法行之有效,則將會帶來通貨膨脹;如果這種做法無效,則股票、房屋等資產的價格會進一步下跌。所以黃金作為財富的儲存形勢,它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摘自最新一期《經濟學人》 黃金市場正顯示出結構性牛市的所有經典跡象。2008年初,市場對通貨膨脹的擔心導致金價大漲;而上周,在避險情緒支持下,金價一度突破了1000美元/盎司大關,逼近去年的高點1035美元/盎司。分析人士對金價走勢的看法幾乎呈一邊倒,即短期有振蕩,中長期仍會走強,年內有望創新高,兩年內甚至有望達到3500美元/盎司。這里我們選摘兩位業內專家在公開媒體上發表的關于金價的分析,看看他們的說法是否有道理。 RABGoldStrategy的經理史蒂夫·埃利斯日前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在金價再次逼近每盎司1000美元之際,持有黃金的理由在于各國貨幣政策可能將愈發混亂。 在不到6個月時間里,美聯儲向市場注入了規模為其資產負債表兩倍多的流動性。由于擔心經濟活動再次陷入低迷,美聯儲可能無法或不愿及時收回這些流動性。其它央行行長們也將面臨巨大的壓力:通過讓本國貨幣貶值“支持”國內經濟,這最終將造成各國貨幣競相貶值。 競相壓低法定貨幣的情況已經出現,硬資產(特別是黃金和白銀)應成為主要的受益者。 對于黃金而言,一旦其需求主要受到金融因素的推動而非珠寶或工業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金價上漲可能會受到“標價震驚”(stickershock,指看到標簽上的價格而震驚)的限制。那么它就成為了“狂熱資產”的主要候選者。 埃利斯指出,在目前主要的資產類別中,有理由出現拋物線式上漲的品種已為數不多,而黃金正是其中之一。一旦每盎司1000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口被有力突破,金價的上行速度很可能大大加快。成為“狂熱資產”的前提是,對于這種資產如何合理估值必須存在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能讓“新時期”思維站住腳。黃金面臨的情況恰恰就是這樣。 然而,金價暴漲可能不會馬上出現。黃金正經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空前的買盤,但珠寶需求的大幅下降抵消了這一因素。印度盧比的貶值意味著,印度金價已達到創紀錄水平。這導致珠寶購買量下降(盡管盧比支出未受影響,但印度進口黃金數量受到了影響)。 不過,就黃金的長期前景而言,只要投資者對法定通貨喪失信心,那么它的“再貨幣化”故事就會繼續上演。關注一下黃金租賃價格吧;黃金租賃價格飆升將成為一個表明金價將大漲的良好領先指標,因為這反映出可借貸黃金出現短缺。黃金租賃價格不斷上漲,將導致黃金進入現貨升水狀態,因為黃金持有者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愿出售遠期黃金,目前金幣售價出現較高的現貨升水就證明了這一趨勢。 早在2007年春,不斷上升的黃金租賃價格就曾預示過上次金價的飆升。當時正值貝爾斯登旗下兩只對沖基金破產。各國央行20年來第一次開始擔心對手方風險,并大幅削減了黃金借貸和銷售規模。這導致金價大漲40%,從每盎司700美元升至1000美元。 金價最終能漲多高?如果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與黃金的比率保持在2:1的水平,那將是表明黃金牛市運行良好的一個良好跡象。我們曾在1932年和1980年目睹過這種情況。但就在9年前的2000年,這個比例曾超過40:1。再次達到2:1的水平并不一定意味著道指肯定會從目前水平大幅下跌,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金價將飆升,道指則保持區間波動,但波動劇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