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投資應把握工料結合的原則 |
據《天工開物》記載,“凡玉,貴重者盡出于闐”。和田玉質地細膩,光澤溫潤,屬于“玉中極品”,由于它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顯得更為名貴,收藏價值也大大提高。 根據新疆地礦局公布的資料,一級和田白玉籽料的價格從2000年的1萬元/公斤漲到2007年的100萬元/公斤,7年期間上漲100倍,年均收益率更高達93.11%。隨著國家不斷出臺政策對和田地區的玉石開采進行規范管理,玉石的原料供應受到了限制。進入2008年,一級和田白玉籽料的價格一躍而至150萬元/公斤。 在中國,和田玉文化可追溯到什么時候?目前國內的玉雕行業發展現狀又是如何?如何正確投資和田玉,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為此,記者獨家采訪了中寶協理事,上海玉雕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御府工坊的玉雕大師付雪飛。 問: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和田玉文化可追溯到什么時候?和田玉在歷史長河中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付雪飛:玉,凝聚天地之精華,山川之靈氣,象征高尚的品德,同時也蘊涵人們對美好事物的鐘愛。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到:“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絮之方也。” 在我國,從商代開始,和田玉一直是玉器的主要的原料,也是玉文化最崇高的標志,至今已經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據記載,當時在商代,產于昆侖山的和田玉已經從遙遠的新疆經過甘肅、陜西或山西運到了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陽,原始社會開拓的玉石之路更向西延伸到了中亞地區,西周時新疆和田玉已成為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成為高貴身份的象征。特別是后來象征皇權的玉璽多用玉制作,其中絕大數也是選取新疆的和田玉作為玉料。因此,和田玉也被稱為“國石”。 如今,許多電影文化人對古代玉文化也是情有獨鐘。在馮小剛執導的電影《夜宴》中,皇帝手中之物,均為和田玉。和田玉不僅代表了皇室的威嚴與神武,而且還浸透著中國古文化的神韻和靈氣。其實,在電影之外,也無不透露出當代文化人對于古代玉文化的高度認可以及自身高尚的審美情操。 問: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目前,玉雕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付雪飛:玉石經加工雕琢成為精美的工藝品,稱為玉雕。工藝師在制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精心設計、反復琢磨,才生成一件藝術品。近幾年來,和田玉收藏逐漸升溫,掀起一股和田玉的投資熱,玉雕行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但是,整個玉雕市場參差不齊,呈“金字塔”型。目前,全國有約30萬家玉雕加工企業,其中,處于“金字塔”頂端的城市——上海,有200家左右的玉雕加工企業,而蘇州、揚州、北京有大約3000家左右,新疆、廣東等地區有5萬家,安徽、河南省則達到20萬家。 雖然上海的數量并不多,但是以“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為精神,“細膩精致”為特點的海派玉雕在海內外享有盛譽,已經形成穩定的規模,并擁有固定的客源市場。素有“玉雕之鄉”蘇州和揚州,其玉雕工藝雖有所長進,但與上海工藝相比,仍略遜一籌。不過,值得肯定的是,蘇州的仿古玉雕和揚州的山子,做工精美,別具匠心,在業界也頗負盛名。安徽和河南的玉雕加工企業,盡管數量龐大,但其工藝的市場定位較低,以中低檔玉雕為主。雖說當地確實也有一些玉雕高手,但技藝精湛的,不過鳳毛麟角。 問:據說,和田玉的價值被遠遠低估,請問其價值何時才能回歸?投資潛力有多大? 付雪飛:做個簡單的對比,如果將玉雕較之于書畫,我們可以看到,玉雕一直處于一個被低估的地位。一副名人書畫可能價值上千萬。但是玉雕的價格卻一直比較低。拿雕工費來說,哪怕是具有十年以上雕刻經驗的老師傅,以頂級的雕工技藝來雕刻一塊玉牌或一手玩件,費用大概在1-2萬元之間。可是,卻要花費他2個月的時間,而且在這2個月中,每天需保證工作8小時。。 所以,玉雕的價值還遠遠沒有挖掘出來,特別是和田玉的收藏與投資。眾所周知,和田玉本身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據悉,和田玉龍喀什河流域自古以來以出產溫潤的和田玉(籽玉)而聞名天下,受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采玉人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在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流域進行濫采濫挖。新疆地區每年和田玉的開采量都在急劇減少。從2006年年9月中旬開始,相關部門已經在和田地區著手治理玉龍喀什河濫采濫挖現象,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而國家領導人,也一度親自考察新疆和田地區,叫停濫采濫挖行為。 如今,上等的和田籽料已經越來越少,中國人向來講求物以稀為貴,市場資源量一少,和田玉的保值增值的功能凸顯出來,它的價格也將上漲。未來,和田玉的升值空間很大。據我預測,從2011年—2015年,和田玉的價格將比現在高五倍。 問:當人們談論玉石的時候,會自然地跟翡翠聯系起來,如何區別玉和翡翠? 付雪飛:玉可以分為軟玉和硬玉,二者為兩種不同的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