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有色股漲跌的10大潛在規律 |
發布日期:10-03-01 09:03:0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理財周報 作者:江勛 |
有色金屬是A股市場中最為重要、迷人、妖媚的板塊。但對有色金屬,人們又充滿了疑慮。理財周報通過長期研究、廣泛采訪及部分借鑒其他研究人士成果,對有色金屬的規律總結如下。 一、有色金屬的屬性 1.有色金屬原來有雙重屬性:資源屬性、金融屬性,而隨著新能源及其衍生品的不斷發展,還將具備部分能源屬性,易暴漲暴跌。 隨著流動性的全球泛濫,其金融屬性越來越明顯,有色金屬期貨價格與美元指數之間的反向聯系也越發緊密,這些原因造就了有色金屬板塊這個擁有獨特活躍特性的“股市不死鳥”。 2.有色金屬是超級強周期板塊。其板塊性格非常獨特,在流動性方面,“有色金屬”行業與其他行業的差別最為顯著,體現為交易最活躍。但它既非房地產股的進攻性,也非金融股的防守性,農業股的保守性,鋼鐵股的隨波逐流性,有色股表現出強烈敏銳的前瞻性。這種信號性和強烈的波動性,我們可以稱之為“猴性”。 在一個完整的景氣周期中,有色處于利潤傳導的最后一環,通常在股市復蘇初期和牛市后期最具上漲潛力。 毫無疑問,金屬屬于周期性行業,但有色金屬屬于長周期行業,而黑色金屬卻屬于短周期行業(原因在于更多受到下游汽車及房地產的影響)。因此,有色金屬的行情戰略性意義大于鋼鐵板塊,而作為資源股,煤炭股比有色周期長。 3.股票表現與商品價格走勢密切關聯。2000年以來金屬礦業類股價與商品價格的高相關性表明,商品價格是影響國內外金屬礦業股票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有色金屬與大盤的關聯度度最大的是銅,最敏感的是鋅。 二、有色金屬板塊與大盤之間的關系 1.有色金屬對大盤有極其前瞻、精確但又復雜的信號意義。 雖然在比重上看,銀行保險的市值占據35%,而有色只占5%-6%。但是有色金屬的上躥下跳,卻不免撥動市場“心弦”。行業與大盤的契合度很高,不但在每個市場階段都與大盤同漲同跌,而且漲跌的速度和幅度都勝于大盤。 行情初期,有色金屬率先超跌反彈,如2009年2月引領大盤,此后方有地產鵲起;行情中期,有色股基本節奏與大盤同步,放緩速度;每一個波段的結束一般均伴隨著有色金屬板塊的暴漲,一般能提前1月左右,如2009年“7·29”及年末;一段大行情的結束,以有色金屬的沖刺性崩盤為標志。 有色金屬和煤炭等高β、早周期行業與鋼鐵和家庭耐用消費品等相對低β、相對晚周期行業之間的輪換,是大盤風格轉換的必經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