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183款到期僅5款跑贏CPI 黃金漲幅高達22% |
發布日期:10-11-26 09:03: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荊楚網 作者: |
10月份CPI漲幅達4.4%,記者近日對市場上多種理財渠道收益調查發現,大多理財產品沒有跑贏CPI。 銀行理財:183款到期僅5款跑贏CPI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11月13日至11月19日共有183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投資對象多為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類、信貸類,其中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類100款,信貸類40款。 在183款到期的理財產品中,實際年收益率4.4%及以上的理財產品僅5款。除工行一款澳元理財產品實現8%收益率外,光大銀行(601818,股吧)到期的三款產品和中國銀行到期的一款產品都取得了相對較高的收益率。這些產品均比國內同期限同幣種存款利率高出2.06個百分點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加息使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水漲船高。在本次加息前,人民幣理財產品已經出現了收益率提升的跡象。短期和超短期產品成為國慶節前理財市場主流,顯示銀行對加息有預先的準備。在本次加息后以及未來進一步加息預期增強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市場的收益率有望進一步走高。 投連險:65%的投連險收益抵不上一年期存款利息 據《華夏時報》相關統計,從去年12月31日起到今年11月15日,納入觀測的30多家壽險公司240個投連險賬戶收益中,只有9個賬戶的收益率超過10%,75個投連險賬戶的投資收益為負,占比達到31%,有38個投連險賬戶的投資收入不到1%,45個投連險賬戶的投資收益沒有達到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2.25%-2.5%。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在本次大跌之前能夠適當的調整賬戶金額,那么投資者面臨的投資損失會比較小。現在不是購買投連險的合適時機,對于已經購買投連險的投資者而言,現在也不合適調換賬戶。投連險是二次投資,在投資之后,投資者還應該根據資本市場的變化來進行資金調整。 基金:35%的今年新成立基金收益超過10%,僅二成虧損 據WIND統計,截至11月15日,今年新發基金已超過100只,已有八成獲得正收益。通過統計這些次新基金的表現,截至11月15日,凈值在面值以上的達到了70只,占比超過80%。其中,凈值在1.00元~1.10元(不含)的有36只,占比超過40%;凈值在1.10元~1.20元(不含)的有28只,占比超過30%;凈值在1.20元~1.30元(不含)的也有6只,凈值在1.30元以上的只有海富通中小盤,成立至今收益率達33%。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熱點層出不窮、眼花繚亂,市場不好預測,選基金的時候不一定追求對市場反應準的,而應該選那些反應快,根據市場風向的轉換迅速進行調整。 國債:一年期國債利率2.60%,三年期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