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脫鉤黃金40年祭 |
40年前的8月15日,美元與黃金分道揚鑣。從此,美元是美元,黃金是黃金,美金不復存在。 8·15這一天,值得全世界記住。連同這一天應當記住的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廢除自“二戰”后實行的美元金本位制時,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 40年后的8月15日,1740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40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黃金整整升值了50倍,而美元相比則整整貶值了50倍。也就是說,40年的時間里,黃金與美元相比,平均每年升值25%以上。 美元與黃金脫鉤后,美國徹底進入了有恃無恐的高速印刷發行美元時代。1970年之前的50年間,美元現鈔發行數量只有700億美元。在1971年到2007年,增長到8500億美元。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三年,美元現鈔已經增長到2.3萬億美元。1971年,全球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規模只有2萬億美元左右,目前已經接近60萬億美元。失去了發行硬約束的美元,創造出了人類歷史迄今最為龐大的全球貨幣規模。 美國依靠40年連續不斷地生產美元并“出口”到世界各國“換貨”,為美元統治世界鋪平了道路。同時,也讓通脹像傳染病一樣遍布全世界。而美國人獲得了美元貶值過程中難以詳說的好處,通過借債貶值再借債再貶值,循環往返,大量無償占有了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社會財富。簡單地說,美國“出口換貨”,各國“出口換匯”。所謂美國精神,集中體現在美元上面,就是自私自利、不勞而獲和貪婪。資料顯示,僅過去5年間,美國利用美元貶值使其對外債務“蒸發”了3.58萬億美元。 標準普爾下調美國國債評級后,美國花旗銀行在報告中聲稱,即使標普下調美債評級,各國央行也不會拋售美債。這一方面是因為外國央行目前還找不到替代美債作為大額外匯停泊的去處,其次,國外央行也無法避免在出售美債時令其剩余部分價值蒙受損失。這種論調,在中國也大有市場。除了上述理由外,還有一種美債非買不可的說法,認為美債不會違約。美元是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貨幣,不會陷入像歐洲國家那樣借不到錢的情況。 誰都知道,美國憑借著手里握有美元印鈔機,印不出美鈔還債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最可怕的就在于美國只要永遠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印鈔還債,美元就永遠可以一路貶值下去。結果是外國央行為了避免短痛也被迫選擇長痛。現在拋售美債或許無法避免剩余部分價值蒙受損失,而為了剩余部分價值避免蒙受損失而繼續長期持有美債,比如說持有40年,那會是什么結果? 請看40年間美元與黃金的兌換率,整整差了50倍。這大概就是長期持有美元和美債的下場。相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