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金融界網站
北京時間11日凌晨,在美聯儲公布6月份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后,美聯儲主席伯南公開發表演講并回答提問,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美國經濟所需要的。
“戲劇性”的轉變
在業界紛紛猜測美聯儲將縮減寬松規模、逐步退出QE3(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時,伯南克話語中透出的信息卻給希望看到明確退出時間表的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伯南克預計,美聯儲在失業率跌至6.5%后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加息。
伯南克的表態讓美聯儲“放手”寬松政策的期限成為未知數,而此前在6月19日FOMC會議后的發布會上,伯南克曾指出,如果經濟的改善符合美聯儲預期,那么美聯儲可能今年稍晚時候逐漸減少資產購買規模,并在2014年年中結束量化寬松。
不到一個月為何態度突轉?伯南克解釋說自己的前后說法并不矛盾,他此前的言論是為了向市場說明,美聯儲用于幫助經濟的政策工具正在走向一種可能的、漸進的變化,但這不應該與高度寬松的整體政策混淆。
但是市場并沒能參透其中“深意”,上月伯南克講話之后,美元一路飆升,國際資本大幅撤離新興市場,引發了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資產價格下跌等一系列問題。而11日伯南克的話音剛落,美元指數自84.00關口上方暴挫至82.00附近,歐元、英鎊等非美貨幣則大幅上揚,股票期貨應聲上漲,黃金白銀同時也一改頹勢,價格紛紛走高。
正如澳大利亞IG Markets公司分析師埃文·盧卡斯所言,“在一個簡短而親切的聲明中,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已經按下了市場的開關。”
分歧依然存在
之所以保持量化寬松政策不放松,伯南克解釋說是因為失業率依然高居不下,而通貨膨脹率也低于美聯儲2%的調控目標。此外,財政政策也偏緊,高稅收和政府開支的縮減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是從公布的會議紀要中顯示,在寬松或收緊的選擇上,美聯儲內部意見并不統一。據《金融時報》報道,負責制定利率的FOMC的“幾名”投票成員認為資產購買應在不久后放緩,但“很多人”希望先看到就業市場出現進一步好轉。
在上周五美國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中顯示,6月美國失業率7.6%,市場預期為7.5%。不僅6月非農數據表現強勁,前兩個月的非農數據也好于預期。
盡管許多經濟活動指標和勞動力市場指標顯示出美國經濟形勢自去年秋季以來有所好轉,但是按美聯儲的預定目標,失業率達到6.5%、通脹率達到2%才算完成任務,現在還任重道遠。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