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貸比壓力大 銀行急攬儲送金條返現金 |
端午節日期間商家忙促銷,沒想到銀行也趕來湊熱鬧。“一邊是存定期送金條,一邊是充滿誘惑力的理財預期收益,這讓我們無法取舍。”市民李先生這樣感嘆。 對此有理財專家表示,目前在監管壓力下,商業銀行加大了對吸收儲蓄的營銷力度,這使得近期儲蓄存款的投資價值大大提高。“如果客戶的資金較為雄厚,甚至可以和銀行進行談判,博取一個更為有利的收益水平。” 為了吸收存款,日前商業銀行可謂不遺余力。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很多銀行都開展了存款送禮品的活動。比如華夏銀行(600015,股吧)某分行在近期就推出定期存款送禮活動,存1年定期3萬元的客戶可獲折疊桶,而存5萬元的客戶,就能獲得折疊車。 而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則將客戶定期存款和積分聯系,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標準,存定期存款就給予客戶一定的積分獎勵,后者可以憑借積分換購物卡。 但是據內部人士講,這種“小恩小惠”對客戶的吸引力正在減弱,為了將社會閑置資金留在銀行體系,“高息攬儲”的硝煙已經彌漫在銀行業,銀行吸儲的暗戰已然升級。據了解,深發展銀行某支行就開展“存款送金條”活動,若客戶存入20萬元,就可以得到2根10g/根的金條。如果按照金價每克人民幣 320元計算,2根金條的價值在6400元左右,這樣20萬元的定期存款利率相當于在3.2%左右,這已經大大高出一年期2.25%的存款基準利率水平。 據銀行內部人士講,現在各股份制銀行吸收存款的壓力很大,為了在同業中取得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不得不在收益補償方面“動腦筋”。“現在銀行也很無奈,高息攬儲是監管機構明令禁止的,所以很多銀行不得不打政策的“擦邊球”。 現實中,除送金條外,某些銀行甚至直接采取拉存款返現金的方式,“這基本和抬高存款利率并無差別,甚至涉嫌商業賄賂。” 目前有些地區,變相的“高息攬儲”已經引起監管機構的重視。有消息稱,深圳市國內銀行同業公會已給予警示,如發現違規者將報銀監局嚴肅處理。 在銀行吸儲亂象得到整飭后,理財產品則被商業銀行寄予厚望。較短的期限、較高的預期收益率,使得近期很多理財產品一經面世,即被搶購一空。“現在理財產品發售速度很快,基本可以滿足客戶各種期限的資產配置要求,而收益率上也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很多客戶會將部分存款轉作理財。”這大大緩解了銀行存款不足的壓力。 在商業銀行瘋狂攬儲的背后,是監管機構的一紙規定。今年3月份開始,銀監會相繼出臺加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