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資狂買小金屬 |
囤油、囤糧、囤鹽……在通脹預期下,老百姓囤積生活用品以降低未來的生活成本;投資者將資金投向地產、股市和黃金。但來自江蘇無錫的投資者沈兆民(化名)選擇了小金屬。 沈兆民最近又“搞”到了100公斤銦,這是他今年第三次購買這種小金屬。年初以來,他購買的數量達500公斤。盡管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但老沈依然看好小金屬市場。他認為,同黃金等貴金屬相比,小金屬有剛需存在,是目前最好的保值增值資產。 事實上,銦的價格年初以來走出近3年以來最好行情,每公斤銦的價格從3300元上漲到5900元。銦的國際價格也從每公斤520美元上漲到880美元,為三年來最高。老沈短期內浮盈近千萬元,收益率超過40%。 老沈透露,在無錫的不銹鋼市場周圍,活躍著不少像他這樣的小金屬投資客。一年以來,他們都在收購和囤積各種各樣的小金屬,包括銦、銻等。他說:“不少人投入的資金量超億元。” 最近一年來,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高,鎢、銻、銦、鉬等小金屬價格一路上漲,這刺激了民間資本投資熱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信息中心專家透露,過去幾年也有私人投資銦這種小金屬,但一般不會超過200公斤。今年以來,已有購買1噸銦的個人投資者出現,有人投入的資金量甚至高達2億元。小金屬價格上漲吸引民間資本進場,資金炒作又成為這類小金屬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 項建國(化名)是一位來自浙江溫州的炒房客,今年以來,他同沈兆民一樣在小金屬市場投入數千萬元資金。 不過,他看好的對象不是銦,而是鎢,這種我國存儲量全球第一的稀有金屬。 他投資小金屬的理由是:為資金尋找新的出口。他說,去年國家加大對房地產投資打擊力度,短期內房地產市場還看不到復蘇跡象。股市同樣表現不佳。很多資金都投向了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也有投資藝術品的。這個時候投資黃金的風險比較大,正好小金屬價格在漲,這些金屬有很好的下游市場需求,是個不錯的投資品。 實際上,小金屬多為高新技術產業的原材料。比如銦是液晶面板TFT-LCD的重要原材料,高硬度合金的80%的成本來自鎢。近年來,隨著日韓中等國上馬多條TFT-LCD高世代生產線,對以銦為主要原料的ITO鈀材的需求激增。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同時,銦的市場供應沒有增加。銦加大了對環境污染控制,國內粗銦產量受到限制,銦的供應連續三年下滑。這在一定程度加大市場對銦價格上漲的預期。 鎢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