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板塊:與現貨市場分道揚鑣? |
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的黃金板塊持續走強。然而,國內黃金現貨市場里卻充滿著下跌的恐懼。 “股市的黃金板塊開始與國內現貨市場分道揚鑣了?”有研究人員如是發問。 流動性溢價結束? 去年11月份以來,國內A股市場黃金板塊的表現異常強勁。直到最近,仍聯袂走強。尤其是6月22日,中金黃金尾市幾乎漲停,山東黃金和恒邦股份也分別上漲5.53%和4.95%。 然而,現貨金價卻于23日下探到913美元附近。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股市上的黃金板塊風生水起,但現貨黃金已經開始回歸原色。” “現在黃金的國內商品市場和國內股市的板塊價格走勢開始出現分手之勢。”新湖期貨分析師葉燕武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認為,與美國的“宏觀經濟是機器,股市是發動機,商品是零部件”范式不同,國內前期商品和股市的緊密聯動,更多地體現在流動性充裕這一“資金紐帶”上。但是,當商品“流動性溢價”逐漸接近階段性極限時,二者可能避免不了分手的結果。下一階段,二者或將各行其道,即使股市繼續上漲,商品回調也不會猶豫。 興業期貨分析師夏春也對上述現象表示奇怪。她認為,中國市場是在背離國際市場,其實去年到今年,黃金價格上漲并不算高,但相關的股票價格卻走得很高。 究其原因,葉燕武認為,當前境外市場仍處于患難之中,股市對商品的牽引力仍將發揮重要作用(如道指和原油)。前期,曾時常出現“商品大幅下跌之際,道指強勢上揚助推商品,從而導致其價格演繹日內‘V’型反轉”的情況。但是,隨著道指陷入迷失狀態,不排除“救世主”會搖身一變成為“終結者”。此外,包括商品指數基金在內的資金建倉已接近尾聲(總量約為2008年的1/3),在美元流動性不足(從美元杠桿系數和貨幣乘數這一角度看),美元指數成功探底回升的情況下,商品出現較大幅度回調是個大概率事件。 通脹預期減弱? 今年1—5月央行新增貸款近5.9萬億人民幣, 東興證券分析師朱大地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貸超6萬億已成定局,或達到6.5萬億。這個消息對周一黃金股走強有直接作用。由于資金充裕,部分資金難免流入資本市場,也使得人們對通脹的預期增強。黃金在很多人眼中是抵御通脹的首選資產。從長遠看,美元歐元疲軟,也會使人們對黃金價格走勢高看一眼。 “流動性過剩猶如一杯‘熱水’,倒在中國經濟體這個‘冰柜’里面,短時內中國經濟可以增溫,但長期看可能還是會冷下來。”葉燕武對當前經濟的看法是“看似通脹,實際是通縮”。 “現在通脹問題還沒有到來,實際上是市場在炒作通脹。”夏春也認為,當前經濟形勢不能簡單地用通縮或是通脹來形容。 目前,黃金市場面臨的負面因素還不止這些。 隨著5月份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和PPI生產者物價指數數據公布,支撐前期黃金市場投機潮的一個主要因素——通脹預期宣告破滅。此外,從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持倉報告中可以看到,投機資金已著手撤離金市。 葉燕武將當前中國經濟的特征定義為“實體通縮”和“虛擬通脹”。他認為,后者折射出資金流動性在資產市場上的超常過剩。然而,“虛擬通脹”并非真實通脹預期,因為“實體通縮”的體量遠甚于“虛擬通脹”,反而是人們此前所熱議的“誘導性通脹”才是當前通脹預期的主要構成部分。在此背景下,一旦當局信貸政策出現微調,其蘊藏的系統性風險可能瞬間觸發。 對此,葉燕武認為,“價格還會往下探,現在黃金走在下跌通道,可能會繼續向下走到850美元。” 黃金股票何去何從? 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中國消費者的黃金需求量在去年第四季度按年上升了21%,使去年全年的需求達到395.6噸,高于全球過去兩年4%的平均增幅。而中國的黃金需求量從2007年起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黃金需求國,僅次于印度,預計未來中國的需求量將持續以20%的速度增長。 葉燕武認為,國內股市強商品弱,國外股市弱而商品強。上證綜指持續上行,而道瓊指數在6月則顯得有些迷失方向,經平臺整理后重歸回落。商品市場與之恰好相反,在國內漸顯疲態時外盤卻連續強勢拉升,其中以有色金屬(銅、鋁)最為典型。 東興證券分析師朱大地表示,中金黃金、山東黃金已經是處于高位震蕩,放量上攻或是主力出貨信號,近期不宜追高。而且在世界經濟前景明朗以前,黃金價格突破1000美元的概率不大。以兩三年為期限看,如果全球貨幣政策沒有根本改變,黃金股一定能保持較強的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