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復蘇道路漫長 各國加息不必同步 |
會對美國的經濟增長帶來嚴重危害。
何時加息當視國情而定 中國證券報:與美國和歐洲相比,亞太經濟體在此次經濟危機中復蘇更快,澳大利亞已經開始加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是否應該跟隨澳洲的步伐率先加息,還是應該等待美聯儲同步加息? 馬斯金:因為每個經濟體經濟復蘇的速度不同,所以實施統一加息的步伐是不太現實的,各經濟體應該根據各自的經濟情況來決定其貨幣政策。 埃金:各經濟體應該根據內部經濟發展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的松緊程度應該跟內部需求的強弱、通脹壓力的大小和金融市場的穩定情況相一致。因此,我也認為沒有必要采取統一的步調進行加息。美聯儲已經明確表示,寬松貨幣政策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我也不排除其他重要經濟體在美聯儲之前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 中國經濟轉型意義重大 中國證券報:在過去十年中,貿易全球化和互聯網革命曾經推動了全球經濟的大發展,下一輪全球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在哪里?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在未來經濟發展中要解決哪些問題? 埃金:經濟結構的再調整將是未來數年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在過去10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都依賴于美國的消費。經歷了這次經濟危機后,美國家庭的儲蓄率未來將大大提高,不可能再以過去的速度進行消費。未來全球經濟的增長可能更倚重于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以及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尤其是這些經濟體的內需。 在近十幾年的發展中,中國經濟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活力,令世界刮目相看。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應該是如何成功從出口導向型經濟向內需導向型經濟轉型,這既是人口大國中國的重要轉型,也是對全球經濟舉足輕重的一次轉型。 馬斯金:未來數年,貿易全球化和高新技術的發展仍然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在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依然將十分強勁。不過,中國經濟未來也將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如何提高居民消費,從一個高儲蓄率國家向一個消費型國家轉變;二是如何解決高低收入懸殊的問題。 各國應聯手金融監管 中國證券報:對于一年多前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很多人回想起來仍然心有余悸。這樣的危機幾年后還會卷土重來嗎?大部分經濟學家將危機的“禍根”歸結為政府監管不足,應該如何評價奧巴馬政府目前對于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 馬斯金:按照市場經濟理論,政府似乎不該太多介入市場,但金融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存在“外部影響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