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美元”或別無選擇 |
發布日期:10-02-26 08:47:0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在全球地緣政治領域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從市場和技術角度看美元走勢,非常重要的指標除去央行貨幣政策動向之外——這些指標包括日常修繕性政策策略和重要的基準利率變化,就是全球金融市場的動向,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日常波動中隱含著不良資產體系的變化,并且這些日常波動可能會導致不良資產體系的收縮擴張,在歐洲強調不良資產和債務的時候,非美貨幣大幅上升和外部資金流入顯然符合政策目標,而歐元債券進一步擴張則推動了不良資產改良和債務重組,問題在于,這樣直觀簡單的邏輯對于美國同樣迫在眉睫,而美國不良資產的規模更為龐雜。一旦美國啟動資產擔保債券并穩步恢復資產支持證券化市場,近一年維持于70至90的美指波動區間就很不符合市場的需要了,因此,美元指數的后續變化,在不良資產體系的驅動下似應以脫離70至90區間波動為目標,當然,目前最主要變數還是新興貨幣如何加入國際貨幣隊列以及其對歐美貨幣的影響。 新興貨幣首先應該多元化 總體上看,以歐美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在金融危機前后的變化,反映了其剛性的貨幣擴張和債務轉嫁歷史,特別是在目前龐大的不良資產壓力下,這種剛性也延伸至經濟增長、貿易保護和其他諸多領域。這實際上反映了舊的國際貨幣體系的系統性基礎已經動搖,至少對于消化不良資產和政府債務已經難以為繼,并迫切需要吸收新興貨幣的加入。這種歷史條件下,新興貨幣加入國際陣營的利益十分有限,也即新興貨幣自由兌換、放開金融市場等諸多國際化措施,所面臨的巨大陷阱式壓力要遠遠大于所獲得的國際利益;或者說,新興貨幣加入國際陣營已不存在門檻限制的問題,而是風險準備的問題。正是這些歷史性條件決定了新興貨幣首先應該在舊的國際貨幣陣營之外力求更廣泛的多元化,這是降低國家主權風險、緩解全球性系統風險的基本路徑。 2009下半年起,美國經濟開始略有起色,這為判斷美元走勢前景提供了信號,或者說,包括美國當局整個經濟刺激計劃以及針對金融機構的區別救助等等,都是美國政府企圖全面啟動“強勢美元”周期的初始舉措,美國除了“強勢美元”或別無選擇。這從貨幣當局大量投放貨幣、美國債務水平急劇增長等現實來看似乎矛盾,或者與美元更長周期的貶值相矛盾,但至少在金融危機后續深化和債務水平居高不下的條件下,如果任由美元貶值或只會導致美元體系的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