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殺傷力不容低估 |
發布日期:10-08-25 08:40:3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程度會有所不同,最開始也許是工程設備、道路機械、水泥、建筑用材,然后是煤炭、電力、鐵礦石、合金等,再繼之以下游產品以及日用消費品。價格上升反過來又增強了企業的利潤預期,投資與產出規模會呈現出繼續擴大的趨勢。如此循環便會出現所謂的通貨膨脹。
明顯的是,通貨膨脹是不正常的現象,是需求急劇增加、正常的經濟循環被打破之后的結果。因需求增加而來的價格上升一方面向企業發出了擴大生產的邀請函;另一方面,由于價格缺乏持續上升的堅實基礎,因此,規模擴大的生產往往來不及分享高額利潤就遭遇市場需求難以為繼的瓶頸而一命嗚呼,留下一堆爛攤子。而且,在不遠的將來,這種臨時應急性的需求劇增的不平衡會受制于財政預算而歸于平靜。 一般而言,為了平衡4萬億規模的投資,我們必須采取如下舉措:1、開辟新稅源,增加新稅種與加大稅收征管力度,以期擴大稅收總量,從而彌補前期的超額支出;2、勒緊褲帶,減少支出;3、合并使用上述兩種手段,即開源與節流搭配使用;或者4、開動印鈔機,增發貨幣。 上述4項舉措中,無論增加稅收,還是勒緊褲帶,都會減少未來的支出規模。即先前的擴大投資不過是提前預支了未來的投資;先前的擴大消費不過是提前消費了未來的消費。本質上,如果其他條件不變,那不過是朝三暮四的事。最重要的是,由此而來的價格波動向市場發出了錯誤信號,招致經濟活動不同尋常地起伏波動。而增發貨幣表面上不影響未來的需求,但如果沒有后續的增發貨幣維系,高漲的經濟擴張最終會低迷回落,使經濟陷入低谷。如果繼續增發貨幣,無疑讓整個經濟體陷入萬劫不復的惡性通脹的境地。 在通脹初期,不太顯眼的價格上升對經濟不會產生明顯的消極影響。早期敏感于價格上升的企業興許會受惠于價格上漲與需求擴大,其利潤會水漲船高。這也是一些人認為輕微通脹對經濟無害以及通脹早期股市會受惠于通脹的主要理由。但是,始于大規模投資與寬松信貸的通脹并不會逗留在狹窄的領域,一定會以波浪的形式四處蔓延。因此,時段性、局部性過熱一定會演變成持續性、全局性的過熱。到頭來,企業供給大幅增加,但需求增勢難以為繼,以致投資利潤大幅下降,有些企業甚至要破產倒閉。因此,從周期角度而言,一旦通脹露出苗頭,后續的更高的通脹就會向我們走來。 受困于通脹,價格信號紊亂,企業進退失據,效益大幅下降,呆賬壞賬激增,銀行資產質量快速下降,這不僅制約了股市的活躍度,也從根本上扼殺了市場預期。為了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