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退出全球迎來新格局:看好成熟股市看淡黃金 |
即將過去的2013年,全球歷經諸多挑戰。這一年,世界經濟出現新的轉折點,經過幾年的調整,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又重新“上路”,新興市場則開始分化。這一年,美聯儲長達五年的貨幣寬松政策開始醞釀退出,黃金、美債價格大幅下跌,傳統避險資產似乎已不再安全。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官浦永灝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1~2年,新興市場處于調整期,發達國家將成為世界新一輪經濟增長引擎。” 對于未來一年的全球資產投資策略,浦永灝看好歐美及日本股市,而對亞洲資產持中性態度。值得特別關注的是,浦永灝認為,美元即將開啟新一輪漲勢。 美QE縮減后的全球“隱憂” 浦永灝表示,本輪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的重要特點是呈“異步化”過程,美國作為“火車頭”復蘇比較確定;歐洲從衰退進入穩定,日本也已見復蘇曙光。未來1~2年,西方國家復蘇將對全球經濟增長起到更多帶動作用。不過,發達國家仍面臨長期債務、人口老化等問題 ,長期來看未必能成為主要經濟增長引擎。 風水輪流轉,相比之下,新興市場已出現經濟過熱的情況,并各自面臨不同問題。資產價格、勞動成本、通脹、資金借貸方面都成為影響其經濟增長的負面因素。 最新公布的美國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遠超預期,失業率降至五年新低,這使得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當前的復蘇形勢更加確定,而何時縮減QE或將成為美聯儲的重要議題。 浦永灝依然維持明年3月QE開始啟動縮減的判斷,主要是考慮到用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抵充財政上的負面影響。而美國即將開始量化寬松的減碼也成為明年新興市場主要面臨的外部挑戰。 主要依賴外資、貿易逆差的新興市場將面臨壓力,印度、印尼等國家首當其沖,特別是在貨幣上。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經濟復蘇最先帶動起來的不是消費,而是投資。 浦永灝認為,美國QE放緩對中國的直接影響并不會很大,這是由于中國資本賬戶是管控的。但會有間接影響,首先美國利率上升會促使大量中國國內資金到海外尋求更好的長期投資機會;其次很多熱錢也會從國內快速流出。 同時,浦永灝強調,中國經濟改革道路艱難曲折,過程中經歷的“痛苦”不可避免,需要真正解決產能過剩、地方政府債務和房地產泡沫問題,并關注結構性風險。 美元或重啟“牛勢” 在新的經濟格局下,浦永灝給出了他對明年全球資產配置的建議。 從全球整體布局來看,傳統的避險資產在歐美復蘇時功能發揮較弱,他建議超配歐美日市場股票,調降對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