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OMX能源分析師Tamar Essner周二(7月7日)指出,一場宏觀經濟因素的風暴拖累油價走低,但中國股市下滑開啟了本周的原油期貨暴跌10%的局面。
Essner表示,交易員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消化了伊朗核協議進展以及希臘的債務僵局,但中國股市下跌近30%讓他們措手不及。
“我認為市場并未預計到中國股市會變得如此糟糕,”Essner表示,“之前市場曾預期原油將大幅上漲,因有消息稱石油需求一直處于被低估的狀態,中國的需求可能會令原油意外上漲。但現在此預測令人生疑。”
Esser指出,美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石油供應依然強勁,預期未來兩年供應依然強勁。與此同時,過去15至20年支撐石油價格的因素--美元疲軟和低利率即將發生改變。
Clipper Data大宗商品研究主管Matt Smith表示,中國的發展暴露出強勁汽油需求和潛在的疲軟經濟數據之間的脫節。Smith指出,中國股市的上漲曾讓投資者感到更加富裕,但中國股市的回調將會抑制需求。
Smith還指出,“雖然我們看到去年5月以來SUV的銷售上升了50%,轎車銷量上漲了20%,但我們或將看到汽油需求將出現逆增長,這將會加劇市場的過剩可能。”
Smith還補充道,盡管伊朗達成核協議之后伊朗原油供應增加將導致原油市場庫存增加,但其隨后對的產量將會逐漸減緩。
伊朗與世界六大國周二將達成協議的期限推遲到周五。因伊朗外交官表示技術談判專家已經完成協議草稿,原油期貨一度跌破2個月交易區間。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指出,明年初,伊朗料將出口70萬桶原油,這將導致油價和美國原油產出復蘇延遲6到12個月。
Smith稱,隨著每日的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已經高達150萬至200萬桶,伊核協議達成的跡象對原油市場而言都將是下跌的跡象。伊核協議達成之后,伊朗可能釋放多達4000萬桶的石油。
Smith指出,然而,在首次的大規模供應之后,伊朗將逐漸進入日供應量20萬桶的程序之中。“甚至在一年之后,我們也不會看見原油日供應量上升至制裁之前的水平,當時日產量為360萬桶。”
Smith還預計,主要原油產出組織的報告或將顯示隨著油價下跌,市場需求將有所增加,但沙特和伊拉克的石油產出仍將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