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結束“1000美元以下歷史”? |
房地產保有稅的登場將宣布一個中國人財產性收入新時代的來臨。 歷史往往在不經意間走過一個關鍵的拐點。 自從有了財產性收入以來,特別是2000年來,在國人的直接投資收益榜上,房地產投資毫無爭議地排在第一位。而這一位置很可能很快被另一種投資品替代,它就是黃金。 在中國內地,直接投資品的選擇有限,而能夠登上連續性超額正收益(超過定期存款利率)榜的更是很少。各種固定收益投資比定期存款利率高不了多少;匯率和期貨類投資風險極大,涉足者很少,加之國內市場常常是國際影子市場,吃明虧暗虧者占大多數;藝術類投資固然收益不錯,但其專業性太強,能夠獲益的人很少。能真正作為大眾投資品的,一是房產,二是股票,還有就是近三五年來的后起之秀——黃金。 如果從2000~2010年的十年周期看,房地產一直雄踞中國投資品收益之首,在一線大都市如北京和上海等,都有十倍上下的收益,二、三線城市也有200%~500%的收益;排在第二位的是黃金,上漲了約300%,去掉匯率因素也有約260%;最差的是股票,其間,中國GDP大約增長了十倍,而A股讓人汗顏的是,散戶投資者總體上基本是零收益。 然而,這個排行榜行將發生改變,假如以現在——2010年4月10日為起始點,我們對未來5年或10年的投資品進行預測,筆者的判斷是:投資黃金很可能將遠遠超過房產的收益率。可以說,從現在開始,“黃金車隊”的收益速度將超過“房產車隊”。 促使“黃金車隊”超越“房產車隊”的最直接動因是——房地產保有稅,又稱物業稅的征收。對這個中國新醞釀稅種反應最熱烈的不是樓市,而是國際黃金市場。4月7日,金價強有力突破每盎司1136美元的關鍵壓制,連續三天上漲至1161美元,一掃自去年12月調整以來的觀望狀態,從技術上基本確認了本輪調整接近尾聲。黃金再創新高只是時間問題。 黃金此輪調整態勢比筆者早先預料的要略強。去年11月20日,本人曾指出:黃金價格隨時可能出現較大幅度調整,此后,幾次在公開場合,包括第一財經“頭腦風暴”的節目中曾指出,此輪回調低點可能在1000美元以下,時間約在2010年4月份。然前期實際只調到了1044美元。 究其原因,從基本面而言,主要是:盡管歐元、英鎊弱,但美元也好不到哪里去,市場對美元提高利率的預期一再落空,這說明了美元有“難言之隱”,而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本人此前對美國此輪經濟“偽復蘇”的判斷。 但黃金上漲的“導火索”最可能的還是物業稅。物業稅對于打擊中國內地樓市泡沫肯定有效,特別是對投機購房者是致命一擊,盡管它的征收存在著很大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