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可以消停一陣子了。”張麗用手往耳后撥了下頭發,意味深長地嘆了口氣。
今年4月跳槽到武林銀泰周大福專柜工作的張麗,剛入職沒幾天,國際金價迎來第一輪暴跌,接連幾天飾品金柜臺前面擠滿了人,張麗累得差點散了架。
“五一”小長假期間,張麗說自己“痛并快樂著”。痛的是高負荷運轉的身體,專柜的其他業務員也幾乎都沒有休假,全體出動應對洶涌的人潮。快樂的是月底發的獎金和大紅包,因為黃金銷量暴增,每個人卡上的數字都很好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中國大媽”開始名聲大振。一向崇尚黃金是硬通貨的國人,用堅實和令老外咋舌的購買力,上演了一場與美國華爾街金融大鱷抗衡的戲碼。一時間,“中國大媽”力挽狂瀾支撐金價的新聞成為各大媒體的頭條。
誰知,這樣的支撐還是抵不過黃金步入“熊市”的速度。5月中旬,黃金再度暴跌。而此時,國人仍舊相信自己的判斷,絲毫不為大洋彼岸的外部環境所擾,各大金店和飾品金專柜面前依然是人山人海。
時針流轉到6月20日,受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黃金市場經歷了本年度第三輪暴跌,在跌穿1300美元/盎司后,收于1276.9美元/盎司,當日跌幅達7.07%,創下33個月來國際金價最低。
這下,“中國大媽”傻眼了。人家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一句話,就把黃金從牛市直接打到了熊市。可以說,上半年購入實物金的投資者,都被深套在黃金熊市的緊箍咒里不能翻身。
于是,大媽們開始理性了,不再跟風去搶金。張麗也開始了“樂得清閑”的工作,不用再像上個月那樣上緊發條隨時備戰。雖然杭城各大黃金專柜紛紛調低黃金零售價格,但是都稍顯冷清,所現“大單”并不大,銷售額也并未見成倍增長。
可以說,這次美聯儲宣布逐步退出量化寬松,一下就判了黃金泡沫的死刑,也摧毀了國人的“黃金夢”。可痛定思痛之后,我們還是該吸取些教訓。
在對一個投資品種并不熟悉的情況下,部分國人拼盡家財購金實在不妥,至于長線投資黃金,更是沒必要,如今國際黃金牛市已經終結,接下來可能步入越是持有虧損越大的尷尬境地。
再者,中國黃金市場的流動性不佳,要想變現并不容易。而買了金條放在家中也只是一個擺設,花費精力保管不說,還不如現鈔存錢可以生息。
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們骨子里的貪婪,只看到賊吃肉,卻沒見賊挨打。
刀口舔血,徒手接標,看到黃金跌了就想買,后果就是被深套高位,不得翻身,這和股市中的情況一模一樣。股市都有“10人炒股1人賺2人平7人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