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戰讓子彈飛 |
度大媽)逢低進場出手“掃金(現貨)”;4月下旬,放眼全球各地,黃金現貨到處“大賣”,場面相當火爆。 與此同時,機構開始“唱多”的言論也出現了。比如,“(4·12行情)雖然成功地打壓了黃金價格,但這卻有相當可能演繹成(空頭主力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鬧劇。因為雖然金價暴跌,但中國和印度的投資者不僅不恐慌,而且欣喜若狂,中國的南京,一天之內,全城的實物黃金全部售罄……”,“有一批金融大鱷叫作‘中國大媽’”。 對于“4·12行情”,有一家機構的觀點非常有趣,“亂拳打死老師父”,以4月16日為界,多空各勝一籌。這種情況之下,散戶站在哪一邊,成了決定性的因素;這是“4·12行情”相對比較“短命”的解釋之一。 此外還有一個盤外的原因,這就是4月14日(美國時間),在美國波士頓舉行馬拉松比賽期間發生爆炸,兩人死亡,100多人受傷。 眾所周知,事件性的影響,有時也能改變指數的方向,以2005年7月7日的倫敦公交車爆炸案為例,爆炸案前,倫銅正在暴跌途中,曾跌到3180美元(本周為7000美元),黃金曾跌到415美元(本周1470美元);但7月7日的倫敦公交爆炸以后,倫銅與黃金,居然神奇地止跌,然后再創新高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陰謀論”,一般地說,當恐怖事件發生后,除常規的調查外,警方有可能查驗恐怖事件發生前金融市場“先知先覺”的某些明顯異動的倉位,如果有反常規的異常交易,就很有可能遭遇國家安全的調查。 黃金市場最后如何演變? 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