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比價:白銀暴漲幕后推手 |
白銀作為一個投機氛圍最濃的期貨品種,從其歷史價格走勢中尋找背后推動力量,對正確指導投資很有意義。 影響白銀價格走勢的因素包括黃金和白銀的比價關系以及黃金價格走勢。這主要是由于白銀的特性所決定:一方面,白銀具有貴金屬特性,即歷史上白銀曾經充當貴金屬貨幣流通過,這使得白銀同黃金一樣,當全球貨幣體系出現(xiàn)紊亂時,白銀具備一定的貨幣職能。因此從白銀價格表現(xiàn)看,大周期趨勢上白銀和黃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白銀又具備一定的工業(yè)用途,而且白銀的工業(yè)需求占白銀總體需求的比重較大,這就決定白銀價格的波動性要大于黃金價格。短期內,一旦兩者比例出現(xiàn)過高或者過低,黃金和白銀之間本身就存在比值修復過程,即貴金屬內部也存在套利機會,以黃金/白銀為例,當該比值偏高時意味著白銀價格被低估,此時存在買入白銀拋黃金的套利機會。相反則存在買入黃金拋白銀的套利機會。 從2008年開始白銀價格進入快速上漲時期,2010年第三季度白銀加速上漲。主要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全球央行進入同步量化寬松時期,不僅美聯(lián)儲實施了史無前例的非傳統(tǒng)貨幣政策,中國也推出了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在全球流動性寬松的大背景下,美元引發(fā)的全球貨幣體系的紊亂直接推動了貴金屬價格走高,對于流動性泛濫將帶來貨幣貶值的預期以及潛在通脹預期直接推動投資者涌入貴金屬市場,黃金、白銀價格從2008年開始快速上漲,貴金屬市場的成交量和持倉量也出現(xiàn)增加。 此外,2010年三季度開始白銀價格進入加速上漲周期,一直持續(xù)到2011年4月份,外盤白銀價格創(chuàng)下危機以來的新高之后開始第一輪暴跌,此間主導銀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黃金白銀比價關系,2010年三季度白銀價格開始加速上漲時,金銀比價處于相對高位,此時以為白銀價格被低估,投資者涌入白銀進行投機。到2011年4月份白銀價格暴跌時,比價關系已經創(chuàng)下最低值,正常情況來看,黃金白銀比價關系于40—80為上下限,而2011年4月該比值達到34,白銀嚴重高估。在2011年白銀為了修復比價關系而展開第一輪暴跌之后,隨后又展開一輪小反彈,2011年9月白銀價格再次下跌,但此輪下跌的主要原因并非黃金白銀價格關系,而是白銀價格伴隨黃金價格下跌,主要原因是9月份爆發(fā)的歐洲債務危機使得歐洲美元流動性出現(xiàn)稀缺,市場出現(xiàn)黃金拋盤從而打壓了黃金走勢,進而打壓了白銀走勢。 然而,在2011年年底歐洲央行兩輪LTRO的操作下,歐洲債務危機出現(xiàn)緩和,尤其是歐洲美元流動性大幅緩解,市場資金重新涌入貴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