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黃金突破1200美元/盎司,不到兩周大漲70余美元。日本推遲上調消費稅、投資者預期美聯儲不會過早加息、歐央行高官稱資產購買理論上可包括黃金、瑞士黃金公投臨近、俄央行大舉購買黃金作儲備,都對金價構成支撐。
周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推遲上調消費稅18個月,日本財政大臣甘利明暗示有很大可能推出新的刺激措施,這對黃金構成強有力支撐。
近幾周,分析師們開始預期美聯儲將早于預期加息,這讓美元走強、黃金承壓。據CNBC報道,紐約梅隆銀行市場策略主管Simon Derrick表示,黃金上漲,是投資者對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有所改變的信號。
11月30日,瑞士將就黃金相關的事宜進行公投。如果瑞士公投通過,瑞士央行要買入的黃金量可能在1500~1800噸,這將在未來5年時間內完成,相當于黃金年產量的7%~10%。上周五,德意志銀行稱,最新民調顯示瑞士黃金公投贊成的人數明顯占優。據荷蘭銀行預計,若瑞士公投獲得通過,將很有可能扭轉黃金疲軟態勢,或推動黃金上漲17%。
黃金上漲的推動者中,歐央行也有份。周一,盧森堡央行行長Yves Mersch表示,歐央行未來可能推出非常規刺激措施,購買一系列資產,理論上可以包括黃金、主權債券、ETF、甚至是房地產,以對抗低通脹。
IMF數據顯示,俄羅斯央行9月增加了37.2噸黃金儲備,為1998年來最多。俄央行行長Elvira Nabiullina表示,今年俄央行購買了約150噸黃金。這意味著9月底以來,俄央行在儲備中又增加了35噸黃金,這對金價構成支撐。
不過,不是每個央行都在“推動”黃金上漲。周二,據路透社報道,印度黃金進口大增,印度央行可能增加對黃金進口限制,以改善貿易赤字。如果進口限制最終實施,這將對黃金價格有抑制。印度是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推動短期金價反彈的因素似乎湊到了一起。高盛分析師認為,長期看黃金還是呈下跌態勢。高盛最新報告中預計明年金價或跌至105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