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炒金”機會在何處 |
為目的投資黃金,必須立足于中長期持有,因為即使對實物金“低買高拋”的傳統投資方式,交易成本也不低。但如果以盈利為目的,黃金投資收益率并不高,非最佳投資品。除非參與期貨、延期等黃金杠桿交易進行套利,但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力和專業技術要求較高。 其次,把握黃金市場的基本面。2008年以來的金市大漲,決定金價的是金融危機帶來的市場避險情緒;但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歐債危機淡出市場視線,決定黃金市場走勢的真正主題是“經濟復蘇”。只有全球經濟復蘇道路遇阻或經濟表現令人失望,才可能快速抬升金價;反之若經濟形勢向好,市場信心恢復,長期看將利好美元,抑制金價。 第三,用好方法,拋棄單邊思維。從目前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加快,各國貨幣政策和通脹預期管理的錯綜復雜關系,金價隨市場消息大幅波動的機會越來越多,所以“炒金”首要的是拋棄單邊思維,一路上漲或者持續下跌的趨勢性走勢在近期出現的概率較小,所以“炒金”關鍵要緊盯市場,控制倉位。 新政策短期不影響金價 近期國內黃金市場最受關注的事件是央行、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委聯合出臺《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我國黃金市場的發展方向。 業內人士認為,六部委發文預示著我國新一輪黃金市場重大改革即將啟幕,而且更多市場主體有望參與黃金市場。對投資者而言,未來國內黃金投資品將更加豐富,個人“炒金”渠道將更為便捷和多元化。 但專家也指出,央行等六部委有關黃金市場發展的意見雖是近期黃金市場熱議的焦點,從中長期來看,中國黃金市場的完善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中國市場需求及時反映到國際金價中,增強中國黃金市場對于國際金價的話語權,但這個過程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內不會對黃金市場產生影響。 黃金業內專家、興業銀行分析師蔣舒認為:“未來金價的趨勢取決于國內國際多種因素,即使中國黃金投資需求增加也并不意味著金價趨勢一定上漲。黃金真正走出‘中國價格’還需要多方面長期的努力,不可能在短期實現。” 他認為,未來中國黃金市場改革無疑有利于國內黃金投資市場的完善與發展,有利于擴大黃金投資規模,也有利于更多投資者參與黃金市場。但將中國黃金投資需求增加理解為是國際金價的主推力,其實是一種誤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