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場進入“新黃金時代” |
11月份印度政府購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噸黃金的消息,再度點燃黃金市場的激情,國際金價從1026美元/盎司上漲近100美元至1123美元,10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9.4%,同期美元指數跌幅僅2.3%。 黃金價格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熱點話題,魯比尼與羅杰斯關于金價的爭吵更是將這一話題的炒作推到白熱化的程度。盡管商品市場暫時缺失了原油價格的指引,黃金的高漲依然引領著國內商品市場走出一輪新的漲勢。 新黃金時代標志著美元霸主衰落 從2008年3月份全球經濟尤其是商品市場的“如火牛年”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爆發到全球經濟的全面復蘇,黃金價格完成對1000美元關口的超越用了整整18個月的時間。 筆者認為1000美元以后的黃金價格,意味著全球金融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新黃金時代。它的出現有其必然性,即不均衡的全球經濟增長模式在本輪金融危機爆發后不得不進行修正:美國經濟舉債維持消費、維持增長的模式已經不可能再持續,但金融危機后美聯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和其他努力都未能對舊的經濟增長模式作出更大的改變。 已經發生過的還在繼續,全球經濟均衡化的努力僅僅體現在美國國內儲蓄率的微幅改善和大量發起的貿易爭端以及向中國人民幣匯率施壓方面,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也還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 新黃金時代標志著超級美元霸主地位的衰落,在大的金融危機出現后要么是國際社會主動發起大的貨幣政策調整,要么是讓市場自發地進行調整。現在的情況是G20的首腦們沒有任何實質性調整方案,市場選擇了黃金! 新黃金時代——也就是現在,全球經濟將繼續復蘇,但由于我們確實沒有找到經濟均衡發展的辦法,我們只能持續所謂的“不均衡”,但這是當今世界唯一的選擇:以美元貶值和向中國出口產品發難來呵護美國經濟,并向人民幣匯率施壓。 全球黃金礦山產量自2000年達到峰值后10年來下滑了10%,金融危機期間的避險需求、中國與印度等新興國家增加官方黃金儲備的需求、投資者對黃金的投資需求,以上幾個因素催生了國際金融市場一個新的時代——新黃金時代的到來。 新黃金時代的經濟、匯率與商品 根據彭博社發起的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預測,目前市場預期2009年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經濟增速分別是-2.4%、-3.8%和-5.7%,預期2010年三大發達經濟體的增速將分別達到2.5%、1.1%和1.15%。預期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8.3%和9.5%。 從今年主要經濟體采購經理人指數反彈到50以上的時間來看,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