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經濟體或拖累全球復蘇 黃金成最佳投資品 |
發布日期:10-01-21 08:52:2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 |
示,美國的經濟復蘇將很容易失去動力,甚至“二次探底”會緊隨其后,“雖然還不能肯定它會發生在2010年還是2011年”;而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的復蘇不力,則必將拖累全球經濟的復蘇趨勢。
此外,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以及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教授保羅·克魯格曼均表達過類似觀點。 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也處于相似的境況之下。以有歐洲經濟“火車頭”之稱的德國為例,德國聯邦政府將把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由之前的1.2%上修至1.5%;但隨之出爐的德國1月經濟景氣指數便連續第四個月下降,顯示了該國經濟正在艱難的維持著從2009年第二、三季度獲得的增長動能;而德國聯邦統計局更是預計德國經濟2009年第四季度出現增長停滯。 盡管IMF總裁卡恩表示,全球經濟復蘇預計將強于預期,2010年成長率有望超過3%,其中不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地區經濟成長有望超過7%;但他仍強調,“多數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可能仍會較為遲滯”,并繼續依賴于政府扶持。 對此,西方媒體表示,盡管新興經濟體的大宗商品需求增勢迅猛,但在需求的絕對量上,發達經濟體仍然占據著不可忽略的重大比例。因此可以判定,一旦其出現復蘇動能缺失、經濟增長呈現“日本式”的長期低迷,甚至出現經濟學大師們預料的“二次探底”,則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投資前景必將受到重大負面影響。 “肇始者”抑或“受害者” 1月19日,歐佩克呼吁各成員國審慎考慮增產,理由便是石油庫存依然高企,經濟走勢可能會對油價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國際油價仍較為脆弱。換言之,歐佩克認為,國際油價乃至國際原油期貨的投資前景,有可能成為全球經濟復蘇低迷態勢的“受害者”。這一邏輯顯然也適用于其他種類的大宗商品。 有西方媒體指出,大宗商品特別是工業生產所必需的原油、銅等,一旦其價格在今年出現猛漲勢頭,將會對全球經濟復蘇形成拖累。 英國國家統計局2010年1月19日宣布該國2009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漲幅達到2.9%的記錄新高,該機構同時表示,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上漲是英國通脹率大幅上揚的重要因素。東南亞地區出現了通脹率急升的現象也是由于原油和期貨價格大漲而造成的。從這個角度講,歐佩克呼吁慎重考慮增產,并極有可能在今年3月會議上維持產量不變的做法,也是為了避免充當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肇始者”。 鑒于黃金期貨具備顯著的投資保值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