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黃金抵御“通脹” |
發(fā)布日期:09-08-09 08:51:45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端宏斌 |
索羅斯近日說:“通脹是逃不掉的,聯(lián)邦儲備的資產負債表從去年9月的8000億美元增長到了年底的2萬億美元。而且還擔保了8萬億美元的債,所以總數(shù)是10萬億,如果信貸重新開始流通,就將會有巨大的恐懼。” 一面是貨幣供應量大增,另一面是制造業(yè)不斷衰退,此消彼長,很快美國的通脹率將大幅上升,此時美國能夠實行的唯一策略就是通過貨幣貶值來減輕自身的債務壓力,美元將對內對外一齊貶值。由于美元仍舊是世界貨幣,因此美國將把自身問題轉嫁給全世界,這是全球通脹的本質。 由于投資者已經估計到通貨膨脹要來,因此預先打算做好準備要避免通脹給自己造成損害,然而防范通脹的措施本身就會造成資產價格的上升。投資者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本身就會加快通脹的到來。在這種情況下,資產價格會被全面推高,除了買股票、買房子,還有一種更加穩(wěn)妥的投資——買黃金。 “貨幣天生不是黃金,但黃金天生就是貨幣”,這反映了黃金作為一種貨幣形式的重要性。黃金是最早的世界通用貨幣,屬于古代的硬通貨,它之所以能得到這種地位可不是偶然,因為它具備了一些寶貴的特性。 其一,它具備稀缺性,沒人能夠大量生產,用黃金作為貨幣很少有通貨膨脹的情況,國家也無法增發(fā)黃金;其二,其化學性質不活潑,很難和其他元素反應,能夠長期保存和保值;其三,它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較方便地加工使用,純金甚至可以用小刀任意切割,方便商品交換;其四,黃金得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 由于黃金實物比較重,因此后來以黃金作為本位,發(fā)行紙幣進行交易,這就是金本位。二戰(zhàn)之后,美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其工業(yè)產能占了全球產能的一半以上。歐洲的黃金差不多都跑到美國的銀行里,戰(zhàn)后重建的時候就碰到個棘手問題,國庫里沒有黃金,那該發(fā)行多少貨幣?于是在布雷頓森林開會討論,決定各國貨幣的基準變成美元而不是黃金,美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同時美國人承諾用美元換黃金(35美元每盎司),這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 到上世紀70年代,這一體系無法繼續(xù)維持下去。因為美元的發(fā)行數(shù)量遠遠超過了美國人擁有的黃金數(shù)量,如果按照原先的比率兌換,美聯(lián)儲就要破產。于是黃金窗口關閉,黃金價格暴漲,最高漲到1000美元每盎司。現(xiàn)在,美國由于過度的超前消費,又一次面臨破產的邊緣,歷史就像是一種輪回,黃金價格又一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普通投資者購買黃金有幾種方式。最方便的是買入黃金紀念幣,世界各國都發(fā)行了很多黃金紀念幣,中國最有名的是熊貓幣;第二,上海期貨交易所有黃金期貨提供,可以去經紀公司開戶買賣黃金期貨,這種方式是高回報高風險,并不太適合普通投資者。 第三,購入A股市場的金礦股票,例如中金黃金、山東黃金等,但這些股票近期累計漲幅較大,短期內可能有回調風險,但長期來看向上趨勢未變。第四,一些銀行提供的黃金理財產品,目前工行、中行、建行、深發(fā)展等銀行都有相關業(yè)務,可以買實物也可以買“紙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