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通脹因素金價只有400多美元/盎司 |
2010年,全球經濟將逐步夯實復蘇的基礎,國際股市的反彈趨勢將依然延續。 國際市場上,除了股票之外,我們也看好大宗商品和黃金。全球經濟的穩健恢復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預計2010年會呈現震蕩上行的趨勢。美元走勢會是另一個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重要變量。如果美國經濟得以恢復,美國政府此前為刺激經濟而注入的大量流動性將有可能促成較高水平的通貨膨脹,從而導致美元的貶值。如果這種情形出現,以美元標價的許多大宗商品不排除大幅漲價的可能性。 目前CPI指標很難刻畫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系,也許傳統意義上的CPI還很低,但是資產價格已經上漲了很多,大宗商品是用來抗資產價格上漲的好品種。 黃金方面,雖然金本位制確實會抑制經濟發展,但現在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以美元為標的的紙幣本位制。美國政府只考慮自己的問題,濫發紙幣,這其中的重要事件是2009年3月份,美聯儲直接向財政部購買300億美元國債,導致市場恐慌。未來以美元紙幣本位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將走向以一攬子貨幣為主的,包括特別提款權的貨幣體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這個變化會導致未來10-20年全球經濟的波動。 現在黃金1000多美元左右,這其實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如果剔除通貨膨脹,現在黃金就在400多美元/盎司左右,而1980年黃金就到過800美元。 目前,美元最大的玩家是各國中央政府,美國黃金儲備有8000多噸,中國只有1054噸左右。在以美國、法國、德國、葡萄牙為主的西方國家的外匯儲備中,黃金占了70%以上的比例,紙幣只占30%,但中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在它們的外匯儲備中,黃金只占1%、2%,其余全部是紙幣。 近期印度購買200噸黃金,這是一個重要信號,可能表明印度政府對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對美元的重新認識。在黃金2009年9月份第一次突破1000美元/盎司的時候,格林斯潘在彭博上有個講話,說這只是“逃離紙幣體系的初級階段的一個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