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創下歷史新高 |
年化平均收益率是16%左右,這一收益可以說讓其他所有大宗商品都黯然失色。”顧海鵬說,但今年上半年,黃金價格從年初至6月份僅上漲8%,黃金的收益低于原油等其他大宗商品上半年的收益。 受國際金價第三次站上1000美元的影響,國內黃金實物交易與期貨交易均呈現“價升量增”趨勢。在國際金價如此敏感位置,對投資者而言,這究竟是未來機會的顯現還是風險的加劇?面對國內不同黃金投資產品或渠道,國內投資者尤其是個人投資者又該如何把握? 盡管大多數受訪專家都對未來金價預期持相對樂觀態度,但談及投資者的操作,“謹慎”成為不少專家的建議。石磊的觀點比較明確,他認為,金價現在的位置比較敏感,因為1033美元是歷史最高點,在目前這個位置上可能波動很大。“突破這個歷史高點前,我覺得不要去碰黃金,如果站在這個點位之上,再入場也不遲。從技術上講,投資者對歷史最高點心理上有很大壓力,一旦有風吹草動,金價就可能會向下走。” 蔣舒分析說,一方面,金價三度沖上千美元后會帶來更多投資者,特別是從來沒有涉及過黃金投資的投資者對黃金市場的關注,這有利于中國居民把黃金作為一種資產配置工具,納入投資資產組合中來,這是一件好事;但另一方面,從中長期持有配置的角度來講,還是要考慮買入時機。 “從投資本身看,與其他投資品相比,黃金不存在信用風險,只存在價格風險。從價格風險控制上,不管是保證金等杠桿交易,還是實物交易或賬戶金交易,資金的管理和操作水平對投資者要求都不同,這主要取決于投資者的投資目的。”顧海鵬分析。 國內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已經歷時6年,從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黃金交易和商業銀行的場外黃金市場,到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國內投資者投資黃金的渠道越來越便捷,可投資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 “如果單純為了資產的配置進行保值,那么長期擁有實物黃金的風險極低;如果投資者為了博取價格差價,可以選擇衍生品。無論是賬戶金、黃金期貨還是商業銀行代理的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品種,由于交易技能、資金管理的技巧等有差異,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做法。”陶行逸告訴記者。 蔣舒同樣認為,對于不同的投資者,要選取不同的投資品種,比如黃金現貨沒有杠桿率,投資的門檻相對比較高,更多偏向于資產配置這個角度。而對于風險承受能力強或者比較熱衷于短線波動的投資者,有杠桿且波動比較大的黃金期貨、黃金延期交收等更有吸引力。 “黃金的避險功能較為突出,但不一定說黃金是一種很好的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