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創下歷史新高 |
將持續以20%的速度增長。 黃金是傳統的無國界貨幣,盡管自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黃金的貨幣功能在弱化,但各國央行仍保留一定的黃金儲備。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官方持有的黃金儲備超過3萬噸,占黃金存量的四分之一。因此一些國家中央銀行對黃金儲備的增減,也成為影響黃金供求的主要力量。從目前各國官方黃金儲備的情況來看,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國家的黃金儲量占國家外匯儲備的比例均在70%以上。據世界黃金協會今年3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黃金儲備額達8133.5噸,德國為3412.6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217.3噸,法國為2487.1噸,意大利2451.8噸。而俄羅斯、中國、日本作為經濟大國,黃金儲備占國家外匯儲備的比例偏小。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準備出售400多噸黃金,目前俄羅斯、印度、中國等央行已經明確要將其出售黃金買入。由于這些央行的增儲,黃金價格更加看好。”侯惠民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拋售黃金,不可能直接拋到市場中來,一定是與央行協議售金。從價格上看,也不可能是昨日或今日的市場價格,一定是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值。“我們預計今年各國央行凈增儲將達到14噸。” 黃金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避風港,特別是在危機中的避險優勢在過去的2008年盡顯無遺。2008年初國際金價為836.06美元/盎司,到年底收于866.9美元/盎司,在股票、基金、房地產、石油、有色金屬等大幅下跌的一年里,黃金年度上漲3.69%。而從各國政府持續執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至今,關于通脹預期的聲音此起彼伏,黃金是否可以用來抵御通脹風險?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分析師石磊認為,黃金和通脹的關系并不密切,一般來講黃金只和惡性通脹有關系,和一般通脹沒什么關系。“明年是通脹還是通縮還不確定,我認為現在市場上通脹的預期非常低,所以通脹不是主導金價走勢的主要因素,主導因素應該是美元匯率。” 顧海鵬對此觀點表示認同,他分析說,從規避風險的角度看,黃金規避的是信用風險,而不是通脹風險。通脹與黃金價格之間的關系并不大,黃金也不是用來抵御通脹的最好工具。“通脹是一個因素,但關鍵取決于通脹和利率之間的關系。如果通脹在緩慢增長,而依然處于低利率時代,貨幣收益實際縮水,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愿意將貨幣資產轉移為非貨幣資產;如果出現高通脹,升息的速度不能涵蓋通脹速度,對于黃金價格也不一定是好事,反而可能由于升息收緊流動性,而成為制約性事件。”顧海鵬稱。 是機會還是風險? “黃金已經保持8年穩定上漲,近8年的 |